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88章 PPT战士

第88章 PPT战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在笔记本上划下一条横线,把任务分成几个模块。

【战场数据分析】 —— 她需要滇缅战役的战损数据、补给情况,远征军与日军的对比。这部分数据可以从驻印军参谋部获取,但不能直接引用美军的内部文件,否则她的独立性会受到质疑。她需要让数据看起来像是中国战区的观察,而不是驻印军的情报摘要。

【全球资源对比】 —— 她需要拿到美军在北非、太平洋、中国战区的资源配置数据,并进行“投资回报率(ROI)”的对比分析。美军内部的参谋部一定有这些数据,但她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让驻印军的后勤情报官提供“公开可见的部分”,然后再进行自己的计算。

【战略推演】 —— 她必须提供一份“如果美军支持/不支持中国战区”的影响评估,展示两种不同决策的长期后果。这部分内容可以让驻印军的军事顾问协助,但她需要自己整理核心逻辑,确保报告不是美军的标准作战计划,而是一个更符合中国战区立场的“盟军合作方案”。

【视觉化呈现】 —— 她需要地图、数据图表、战役损失对比,确保报告一目了然。她可以找驻印军的地图绘制官帮忙,但必须避免使用“美军内部格式”的战术标记,改用更贴近中国战区的表达方式。

【演练与反馈】 —— 在最终汇报之前,她需要找至少一名美军高级军官来模拟五角大楼的讨论风格,帮助她预判美军可能的反应。这部分可能最难协调,但必须执行。

林安盯着笔记本上五个核心任务,心里渐渐有了底。

所有内容必须在 24 小时内完成初稿,最后 24 小时用于整合优化和模拟汇报。

她快速写下时间表:

T - 48h:任务拆解,确定数据来源(进行中)

T - 36h:完成战区数据收集和全球资源对比

T - 24h:初步完成 PPT 和战略备忘录,进入调整优化阶段

T - 12h:内部演练,接受反馈,进行修改

T - 0h:正式汇报

她盯着纸上的时间线,轻轻呼出一口气。

这不是她第一次在极端时间限制下准备一份决策级别的汇报。只是这一次,她的听众不再是资本家,而是决定全球战争走向的军人。

但没关系。

规则是一样的——清晰、简洁、数据驱动,让对方自己得出她想要的结论。

她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调整了一下军装,深吸一口气,向魏德迈的方向走去。

和上级对齐需求,并要求资源——像她总是在做的一样。

魏德迈正靠在座椅上,翻阅着文件,眉头微皱,似乎对内容并不满意。他抬眼看向她,示意她开口。

“将军,我需要明确您的汇报目标。”她直接问道。

魏德迈合上文件,轻轻敲着封面,目光锐利:“你希望听到什么?政治正确的,还是实话?”

“能指导我工作的。”

魏德迈盯着她,沉默了一瞬,才缓缓开口:“华盛顿不在乎‘中国战区需要什么’,他们只在乎‘美军能得到什么’。”他的语气带着一点不耐,显然对这些会议的现实政治感到厌烦。“我要的是一份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的报告,而不是一份请求援助的演讲。”

林安微微皱眉,点头道:“换句话说,我们的切入点是——中国战区的价值,而不是需求。”

魏德迈的目光沉了沉,声音压低了一些:“华盛顿的高层从来不认为中国战区有真正的战略价值,他们更愿意把资源倾斜给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区。你知道为什么吗?”

林安微微皱眉,没有立刻回答。

魏德迈继续说道:“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战场的回报率太低,战斗力不足,补给系统混乱,军政之间相互掣肘。他们不信任蒋,觉得中国政府更关注内战胜负,而不是对日战争的全局。更糟糕的是,史迪威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仍然存在,他过去在战区的负面评价,导致战争部对中国的看法偏向悲观。”

林安轻轻敲着笔记本,低声复述:“战斗力不足、补给混乱、内战优先、史迪威遗留的偏见。”

魏德迈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一丝冷意:“如果你不能在报告里直接拆解这些观点,证明中国战区对美军而言是‘有利可图’的,他们根本不会改变现状。”

林安很清楚,华盛顿对中国战区的态度并不单纯是战略考量,更多的是长期以来积累的偏见与不信任。

这种偏见,部分来自于史迪威过去的“毒害”。这位前驻华美军司令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广为流传,他的负面报告至今仍影响着华盛顿的决策层。美国军方高层依然认为,把资源投入中国战区是一场注定亏损的买卖。

林安必须用数据推翻这些观点。她的报告不能只是在强调“需要支援”,而是要让美军高层清楚地意识到——投资中国战区,并不是给中国施舍,而是美军自身利益的最佳选择。

她展开笔记本,直截了当地列出:“三大核心问题——

一,美军支持中国战区,能获得怎样的战略回报?

二,如果维持现状,日军的下一步是什么?三,在全球战区资源分配下,中国的投资回报率(ROI)如何?”

魏德迈看着她,轻轻敲了敲桌面,片刻后点头:“不错。”

林安趁势补充:“但我需要资源。战损数据、全球资源分布、战略顾问、地图绘制官,还有一次高层预演。”她语速平稳,像是在报出一张采购清单。

魏德迈靠回座椅,双手交叠,似乎在权衡。他没想到这个女孩竟然三十分钟内就规划好了计划、开始要资源,让他又多了几分信心。

“你能在 48 小时内完成吗?”他问,语气有些试探。

“36 小时。”林安抬起眼,目光毫不迟疑,“剩下 12 小时用于打磨和预演。”

魏德迈轻轻一笑,终于点头:“战损数据,你去找参谋部的副官;全球资源,我会让人整理可公开的部分;战略顾问,我会给你安排一位熟悉华盛顿的军官,但别让他觉得你在考教他;地图绘制……在兰姆伽有你需要的一切。”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48小时后,我要听你第一次试讲。”

林安站直身体,敬了个军礼:“明白。”

魏德迈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眯了眯眼睛。

他原本以为这是一次风险很大的尝试,但现在,他开始觉得——或许值得赌一把。

罗马非一日建成,想要撼动华盛顿对中国战区的固有认知,绝非易事。但每一次精准的发声,都是推动改变的契机。

希望林中校,能在这条路上迈出一小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