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下飞机的时候昆明警备司令部的车已经在等了,尹副官亲自开车来接她,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路上林安打听到杜聿明下午会见她,在心里打了一遍腹稿——美援、飞虎队、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得失。她估计,至少需要谈两个小时。
“小林,回来了。”杜聿明还是那么温和,好像她去重庆之前之后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
“长官。”林安敬了一个军礼。
杜聿明随意地寒暄道,“在重庆怎么样?在陈总司令那里住得还习惯?”
“很好。陈夫人很照顾我,还教我学跳了交谊舞。”林安乖巧的答道。
林安又说,“陈夫人还给我定做了一些衣服,都没有叫我花钱。我在重庆见了蒋夫人两次,还遇到了林次长。”
“哦。”杜聿明点点头,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聊。”
“怎么样?说说。”他给她倒了一杯水,两人在沙发上面对面坐定。
林安梳理了一下思路,决定按时间顺序汇报,“我到重庆的那天下午,就见了蒋夫人,她考察了我一些问题。最后告诉我她即将访美,我的名字也在美国邀请的名单上。然后,她听说我住在第五军办事处,说‘不便利’,于是安排我住进了陈总司令家里。因为陈总司令的夫人是蒋夫人的干女儿。”
杜聿明点点头。
“陈夫人对我蛮好,衣食住行都帮我打算到了,还学了几天跳舞,只是我还是没怎么上手。”林安回忆道,“在陈公馆我还见到了军统局的戴笠先生,他问了我自从二十五年以来的经历,事无巨细。最后好像还算满意。戴先生还说,他和您是老朋友,叫我不要紧张。”
林安又回忆起,“住到陈总司令家里的第二天晚上,陈夫人叫我去参加了一个舞会,在那里遇见了林次长。我跟林次长说了一些我去美国之后的打算,我想准备一些美援使用的材料,因为我觉得这次蒋夫人赴美,大概还是为了争取美援。史迪威长官对我军一直多有不满,如果我能从基层的角度,再掌握一些翔实的数据,虽然不至于‘洗脱污名’,但总归是有帮助的。林次长说可以,但是他也没有后勤方面具体的统计。不过他后来叫我去军令部拿了一份《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得失》,说里面可能有有用的信息,只是需要保密。不过我想对您应该不用保密吧?我带来了。”
“我们说话的时候,陈夫人开玩笑说不如林次长认我做干女儿,林次长没有答应,但是赠了我一个字,‘静之’”。林安想了想,又有些羞赧,“说是取自大学中‘静而后能安’,同时也希望我沉静一下冲动的性格。”
她沉默了一下,好像在思考还有什么没讲到的,“哦,对了,我还跟蒋夫人申请去一趟腾冲。我想再见一下飞虎队的战友们,我去美国的时候可以拜访他们的家人,也帮他们带一些东西回去。这件事报道出去,我想对宣传也是有帮助的。蒋夫人同意了。”
说到飞虎队,她想起自己的本行前线空中联络官来,“说到这,我们FAC不知道训练得怎么样了,我也不太放心,想回腾冲去看看。我如果走最少也要走一个月,很多工作都需要再安排。”
终于,感觉没什么遗漏了,她才说,“我在重庆这几天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杜聿明一直专注的听着,没有打断,见她说完,才说,“你这一趟收获不小啊!夫人带你去美国,不是一件小事。在外面,说话做事都要格外小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林次长给你取的字,十分合适。”
他又说,“关于美援使用的情况。”他沉吟了一下,“我不便向你透露太多。但是第五军的后勤财务一直是公开的,你去找王参谋要一下最近一年贴的后勤数据,也没什么问题。”
林安点点头。
杜聿明接过她带来的《第一次入缅作战之得失》,不禁想到了在腊戌会战前,林安还是他的翻译的时候,来找他“直言上谏”的那个晚上。他沉吟了一下,最终还是觉得,如果能让她了解第一次缅甸作战的完全情况,应该是好事不是坏事。到美国,如果被问起,详实作答总胜过一问三不知。
“这份文件你看了吗?”他问。
“我上午刚刚拿到,还没来得及看。”林安回答。
他点点头,“我今天带你一起研究一下,也做个准备。”
林安受宠若惊,挺直了腰板,“是,长官。”
“哦对了,”林安一拍脑门,掏出宋美龄的字条,“这是蒋夫人写的便条,她让我交给您。”
“哦?”杜聿明一挑眉,接了过来。——正是那张宋美龄暗示要给林安升官,不然出访不体面的字条。
他看了一眼,就露出了笑意,看向林安,“你偷看了没有。”
林安脸上有点发热,点点头,“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