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站在了她身旁,军靴在视线边缘停下,林安下意识地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身笔挺的军装,整洁的军帽,一张她熟悉又敬畏的脸。
杜聿明。
“一个人坐着发什么呆?”他的语气平静,没有责备,但带着他一贯的干脆利落。
林安连忙站起,立正敬礼:“军长。”
不知道为什么,相比于直来直去的廖耀湘,林安总有点怕杜长官的感觉。
杜聿明摆摆手,示意她跟自己一起走一走。尹副官跟在后面。
“你在《时代》上发表文章了?”他问。
“是的。”林安点点头,“《时代》驻重庆的记者白修德昨天来找我,希望我在《时代》上开一个专栏,我答应了。”
她偷偷看了一眼杜聿明的脸色,只见他眉头紧锁,“你有这个时间吗?——你们前线空军联络员的训练怎么样了。”
“目前已经训练了两周,再一周课就上完了。准备让他们和飞虎队配合呼叫一下,如果有实战的机会,也可以试试。第二批成员的名单我还在拟定,定好了准备交给您审阅。”她快速地回答道。
她想问问杜高升之后她是不是汇报给邱清泉,又觉得没必要,反正早晚要通知到她的。
“嗯。”杜聿明点点头,“你们的进度比较自由。但是也要抓紧,看看有没有改进的空间。你们一向不在部队的正式训练大纲里,这种状态是不能长久的。我准备趁这次整编的机会,把前线空军联络员的编制落实下来。你要拟一个办法交我看。”
林安称是,又问这是单独的编制还是要融合到各个团部、营部。杜聿明反问她怎么看?
林安说,“我认为还是集中起来,作为一个专门的排、或者连较为合适,没有必要固定到单位,这样调动起来不灵活。相比于与基层单位配合,FAC更多还是与飞虎队配合。而且现在人员供应不足,难免要调来调去,比如从新22师调到新38师之类的,落实到单位就不够灵活。”
杜聿明点点头,“可以。”
他又说,“我预备组建一个□□部队,你和空军打交道多,有什么看法?”
林安懵了——□□?她无暇多想,只答道,“□□快速打击是很有效的,但是恐怕训练不易,投送更难。如果真要组建□□部队,还得仰仗美方。如果没有美方的支持,我看有难度。”
“有难度也要尝试。”他说。
林安耸耸肩,很想反驳,但是没有说话。
“你写文章的事情,重庆也有过问,似乎在美国反响不错。但是,军人还是以战斗为主,不能把心思用歪了。”杜聿明看着她。
林安点头。
他又往前走去,“我在五军提倡五除、三习,你都做的不错,这次培训办的也好。你家里怎么样,父母还好吗?”
林安心知,这就是杜长官的“垂问”了。
“劳长官挂心了……我父母在民三十九年的一次重庆轰炸里都去世了。现在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林安笑笑。
“哦。”杜聿明停下脚步,“抱歉。”
林安只是笑了一下。
“那么你是不图升官、不图发财,一心办业务了。”杜聿明有些感慨,又有些沉思地看向她,很快又转过话去,“趁着这次调整,我理当给你记功一次。但是我既然要离开第五军,也不再管这些人事的事情,只能口头表扬你了。”
林安忽然脑子一热,“军长不如奖励我一件别的事情。”
“哦?”杜聿明挑起眉毛看着她。
话一出口,林安也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说,“请您千万别笑我,也别骂我。”
这下杜聿明倒是笑了,“什么事情?你的主意多的很,不会又是要批评我吧。”
林安连连摆手,头上冒汗,“没有!没有!”
她冷静了一下,说道,“我看您有些跛行,我想能不能做一特制的鞋子,鞋跟不一边高,补足较短的一边。其实,欧美有些矫形鞋,专门用于矫正步态,减轻脊椎和关节的压力。”
——虽然1942年的欧美有没有发展出矫正鞋她是不知道,但是2025年确实矫正的定制鞋是很多的了。
说完,她对自己感到十分的自暴自弃,竟然在长官面前说他是瘸子,大概确实是完了。
久久的沉默之后,杜聿明开口了,“你什么时候转行做鞋匠了。”
林安看他好像没有生气的意思,小心翼翼地说,“您要是同意,我就试试?”
杜聿明终于轻轻地“哼”了一声,挥挥手道:“随你。”
林安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感觉第一次上战场都没这么恐怖。
她不禁去看尹副官,尹副官偷偷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口型在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