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莫核心阵地,5月14日上午9:30
日军的炮火明显弱了下来,新22师的步兵开始尝试反击。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没有被日军炮兵疯狂压制的情况下,进行真正的战术机动。
傅宗良伏在战壕里,观察着前方的敌军,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如果不是飞虎队,我们现在应该还在被迫压着脑袋挨炸。”他低声说道。
一旁的陈赝华点头:“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新22师从未真正执行过空地协同作战,他们的训练一直是传统的地面战术,对空军的使用仅限于“祈祷飞虎队能炸准一点”。但今天不同,他们的目标不再是等待空袭,而是主动调整战术,配合空袭消灭敌军。
“我们不能只防御了。”傅宗良咬了咬牙,猛地站起身,对传令兵下令:“通知所有部队,准备反击!”
林安的引导,给了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攻机会。
日军的指挥系统被空袭打乱,部队分散,各个小股部队都在试图重新集结。新22师的步兵趁势发动突袭,将零散的日军小队逐个歼灭。
然而,日军的一个机枪阵地仍然在顽抗,压制了新22师的右翼进攻。
林安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匍匐着转移到一处更高的掩体,从望远镜里观察敌军阵地的位置。
“飞虎一号,这里是‘Ice’,请求紧急火力打击。”她迅速报出坐标,接着补充道,“目标是敌军机枪阵地,位于一座半毁的土墙后,坐标L-42-67-3,建议使用500磅炸弹。”
“‘Ice’,这片区域还有我方士兵,确认可以投弹?”飞行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迟疑。
林安眯起眼,迅速判断:“Negative,撤回指令。”她调整坐标,“改为L-42-67-5,调整攻击角度,轰炸侧翼,不要波及我方阵地。”
“收到,‘Ice’,目标锁定。”
一分钟后,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炸弹精准地落在敌军机枪阵地侧翼,掀起一阵冲天的火光。敌军的机枪阵地终于彻底失去作用,新22师趁机突破,整个战场形势彻底逆转。
————————————
到下午三点,战斗已经进入尾声,日军彻底丧失战斗能力,被围困在零星的防御点中,最终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新22师以极小的代价,成功歼灭了日军超过4000人,缴获大量物资。这不仅仅是一次防御战的胜利,更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成功实践空地协同作战,以最小的地面兵力撕碎了日军的进攻体系。
而这一切,离不开林安的精准引导。
当战斗结束,林安靠在一堵半塌的墙后,终于放松下来。她的耳朵被无线电的高强度使用弄得嗡嗡作响,手腕酸痛,嗓子干得几乎说不出话。
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全是灰尘和汗渍。她的右肩被子弹划过,幸好只是擦伤,但这一枪提醒了她——她不是无敌的,她的战术优势也让她成为敌军的优先目标。
摩根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这次你赚大了,‘Ice’。”
“赚?”她无奈地笑了笑,“差点被炸死也算赚?”
摩根耸耸肩:“你让新22师成为了第一支真正配合空袭作战的中国军队,你以为这算什么?”
林安轻轻呼出一口气,看着远方的残阳,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场战争,他们终于不是被动承受,而是成为了真正的猎杀者。
战斗结束后,统计结果令人振奋:歼灭日军步兵约4800人,其中2000余人死于空袭,其余在围歼战中被击毙或俘虏。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包括十几门尚未损坏的75毫米野战炮、十几挺重机枪,以及数百箱弹药和补给物资。彻底摧毁日军第18师团的炮兵部队,使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再无远程压制能力。成功粉碎日军的八莫攻势,使得新22师及整个远征军的防线得以稳固。
“这可是我们打过最漂亮的一仗。”傅宗良站在战场边,手里握着缴获的一柄日军指挥刀,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欣慰。他望着夕阳下的战场,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他们不仅守住了八莫,还狠狠地打了日军一记耳光。
“如果我们每场仗都能这样打,滇缅公路早就不会丢了。”陈赝华低声说道,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这一战,意味着我们终于能靠空军击败日军。”
“也意味着我们终于能打‘现代战争’了。”师临先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远方仍在燃烧的日军残军阵地,“如果我们能一直掌握制空权,战局或许真的会改变。”
这一战,不仅仅是新22师的胜利,更是整个远征军战术上的一次重大转变。
第一,这场战斗正式确立了“空地协同战术”在远征军中的地位。过去,远征军与飞虎队的合作基本上是被动的——飞虎队执行自己的轰炸任务,而地面部队只是“接受空袭的结果”。但八莫战役后,情况完全不同。新22师不仅学会了如何请求空袭,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调整战术,主动配合空袭作战,将空军打击的效果最大化。
第二,日军的重炮部队被摧毁,使得整个滇缅公路北段的防线得以稳定。第18师团本来计划在八莫突破,然后一路北进,直逼密□□,甚至可能最终攻向昆明。但由于八莫的失利,日军被迫暂停攻势,重新调整部署,这给远征军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第三,这一战在战略层面上向全军证明了:日军并非不可战胜。过去,远征军一直处于被动撤退的状态,不是被迫坚守就是被迫后撤。而这次,新22师以极小的伤亡歼灭了数千名日军,让整个防线的士气大振,也让许多此前对空袭配合不信任的军官不得不承认——这才是未来战争的方向。
然而,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庆祝,因为日军的反应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