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新 22 师,林安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第五军的军部,她的日常是待在指挥部里,对着铺满作战地图的会议桌,整理情报、翻译电报,偶尔在参谋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她所接触的是宏观战局,是参谋部的讨论与推演,是计算着一个个数字背后意味着多少兵力、多少补给、多少胜算。她能理解战场的逻辑,甚至能敏锐地察觉到战术上的漏洞,但那时候的她,仍然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决策权永远掌握在更高层的手中。
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不再需要参加高层会议,不再需要斟酌措辞、谨慎发言,不再需要等候命令的层层审批。而是背起帆布包,在泥泞的丛林和弹坑间穿梭,直接站在最前线。
她的任务,不再是分析战局,而是在战场的最前沿,确保信息传递无误,确保前线的声音能够被听见,确保火力能够精准打击敌人。
她真正走进了战争。
她需要跟着美军顾问前往前线,与他们并肩穿行在密林、战壕与临时指挥点之间。她必须在枪声与爆炸声中保持冷静,听清美军的指令,再迅速翻译给中国军官;也必须在敌军炮火落下时,果断向美军汇报最新情报,确保他们能够迅速作出应对。
有时候,她得蹲在泥地里,拿着军用地图和指北针,和 55 团团长傅宗良一起确认当前阵地的位置,计算敌军炮火的射程,判断防线是否还能坚持;有时候,她需要趴在战壕边,用望远镜观察敌军的布防情况,再向 66 团团长陈赝华传达美军顾问的分析,让他们迅速调整防御策略。
每一次炮弹落下,每一声枪响,她都听得真切。
她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炮击后的战场:被炸开的泥土掀翻了战壕,一片狼藉,焦黑的树干横倒在地,断裂的枪支散落在尸体之间,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硝烟味。她第一次在夜晚的丛林里待命,头顶上,美军的侦察机缓缓掠过,前方隐约传来日军部队调动的声响。她必须咬紧牙关,让自己保持冷静,把从美军那里听到的最新侦察情报,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新 22 师的指挥部。
她也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混乱与偶然性。
在第五军军部时,地图上的战局总是清晰可见,可在真正的前线,许多时候,一道命令发出去,能不能执行、什么时候能执行,都会受到无数变数的影响。一场战斗往往不只是双方指挥官的智慧对决,更是由地形、天气、士兵的状态,甚至是某一个瞬间的决定共同塑造而成。
她终于明白,战场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箭头,而是由无数活生生的人所组成,每一次决策,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代价。
当美军顾问下达空袭请求时,她必须迅速传达;当中国军官决定调整防御阵地时,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所有相关部队;当战机呼啸着掠过头顶,投下炸弹时,她知道,那一轮轰炸的精准度,可能就取决于她在战场上的一瞬判断。
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战局的一部分。
而她,喜欢这种感觉。
————————————————————
八莫,前线指挥点
炮火震得战壕里的泥土簌簌往下掉,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焦土的味道。日军第 18 师团的进攻已经持续了大半天,密集的炮击一轮轮砸向新 22 师的阵地,炸得土地翻滚,战壕塌陷,连几个隐蔽的机枪阵地也被精准摧毁。
新 22 师的防线摇摇欲坠。
日军的炮兵阵地隐藏得极好,新 22 师的炮火根本无法有效还击。傅宗良团长手握望远镜,死死盯着远方的炮弹落点,脸色阴沉得可怕。
“再这样打下去,我们的阵地保不住。”他放下望远镜,低声咒骂了一句,回头看向副官,“让炮兵节省弹药,把射击间隔拉长,不能再硬拼了。”
副官领命而去,傅宗良又看向林安,眼里闪过一丝犹豫,最后还是沉声道:“美军不是派了 FAC 过来吗?我们能不能让他们来点空中支援?”
林安点点头,她早就想到这一点。这次战斗之所以有 FAC 介入,并不是新 22 师主动请求,而是上级决定派遣飞虎队支援,摩根上尉才会被调派过来。
按照以往的作战经验,美军空袭支援不会随意分配给任何一支部队,除非战场态势需要。如今,八莫战役已经持续了多日,新 22 师在正面战场顶住了日军的攻势,上级认为这里值得投入更多支援,所以才允许飞虎队介入。而 FAC 作为前进空中管制官,必须亲自到战场上确认目标,确保空袭不会误炸己方阵地。
摩根上尉的到来,正是因为这场战斗需要。
新 22 师,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次空袭支援。
—————————————————————
摩根上尉的临时指挥点设在团部战壕的侧翼,一张折叠地图摊开在箱子上,他蹲在那里,嘴里叼着一根未点燃的烟,正一边盯着地图,一边调整无线电频道。
这个美军 FAC 看上去像个标准的飞行员,又带着点不太符合飞行员气质的野性。他的皮肤被热带阳光晒得呈现出古铜色,五官深邃而锐利,短发凌乱,但眼神格外专注。他的军服袖口卷起,露出结实的前臂,脖子上挂着一副飞行员护目镜,皮带上别着一把 M1911 手枪,整个人透着一种老练的随意感。
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看见林安和傅宗良,冲他们咧嘴一笑,把烟换到另一边嘴角,语气带着几分随意:“你们终于决定试试空袭了?”
“我们决定不了,上级决定的。”傅宗良语气不太好,毕竟对于一支长期依赖地面作战的部队来说,把战局交给空军支援,本身就不是一件习惯的事。
摩根耸耸肩,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那正好,我就是上级派来的。”
林安在一旁微微一笑,补充道:“傅团长的意思是,我们以前没用过空袭。”
“没用过?那今天你们可得睁大眼睛看看,空袭到底是什么样的。”摩根扬了扬眉,随即拍拍地图,“现在,你们告诉我目标在哪。”
林安迅速打开地图,与摩根的坐标系统对照了一下,确保双方的测绘基准一致。她拿起望远镜,快速扫过战场,计算敌军炮兵阵地的位置,确认其隐蔽程度,随后在地图上指了一个点:“这里,八莫东南方向的山脊后方,敌军炮阵地。估计有 75mm 榴弹炮三门,迫击炮两门,机枪阵地若干,位置隐蔽,被伪装网覆盖。”
摩根扫了一眼,微微点头,迅速调整无线电,向空中的飞虎队通报坐标:
“飞虎一号,飞虎一号,这里是地面引导员,请求火力支援。目标坐标 L-42-36-9,八莫东南高地后方,敌军炮兵阵地,武器种类包括 75mm 榴弹炮三门,迫击炮两门,防御工事有限。建议使用高爆弹(HE)覆盖射击,完毕。”
无线电里传来短暂的杂音,片刻后,一个沉稳的美军飞行员声音回道:“收到,地面引导员。我们正在接近目标区域,高度五千英尺,预计抵达时间两分钟。”
摩根调整了一下墨镜,看向傅宗良,挑眉道:“两分钟后,你们就能看到什么叫真正的火力覆盖了。”
两分钟后,空中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
林安抬头,看见几架 P-40 战机从云层中掠出,正低空飞行,寻找目标。她屏住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前方的敌军炮兵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