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知道自己十年后就会因心疾而死且父皇连遗诏都未留下的太子脑门冒汗,皇位更替间的腌臜事儿数不胜数,他从来不吝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
他上一次心疾发作还是在二十年前,恰恰这时候他突然没了,谁得利最大呢?
是朝廷上各有心思的朝臣和叛贼,还是那个梁戾帝,亦或是记载历史的人篡改历史?更关键的是大梁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给了戾帝。
既已出现此种可能,不论是真是假,他们都必须做出行动,不然,其上的事件可能真的会发生在大梁。
承明帝轻轻敲打着木桌,像是想到了什么,忽而站起身,“继续看吧,”到底是史料驳杂还是人为掩盖也只有当事人清楚了,这些都是如今的他们难以涉足的。
他看着自称up的女子桌上堆放着一摞摞书,时不时翻阅,凑近去看面上书着“梁史”二字,莫非她说的都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太宗、仁帝、戾帝究竟是谁?承明帝阴下脸,他可以庇护他的孩子,但他们不应该越过他。
属于帝王的忌惮重回心间,排除太子和老三后还能是谁?如果是几个小的就罢了,十多岁的稚童能做什么?
最好不是老大,他瞥向呈大字瘫在座上的大皇子,眼里光芒闪动。
【up停一下视频,关于承明与元贞两朝交接的疑云现在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的,我这里采取一个较为主流的说法】
【戾帝很早便开始布局,与掌管要职的官员接触,并最后通过背地里的交易与他们达成一致,也就出现了百官相迎的局面,up倾向于太子是恰好死于此时,并不是害死的,因为当时的权力阶级支持太子登基】
【为什么这么说呢?太子早年间还算得上是决策果断的优质继承人,后来逐渐平庸和思维固化,似乎顾及到什么而不敢采取行动】
【一个资质平庸的王朝继位者,野心家会拥护他登基方便控制,而真心为大梁的那群大臣只能选择太子。在当时看来,其他的皇子顽劣且不堪托付,只有太子似乎能撑起整个皇朝】
【至于小明自己立的太子,又处处合他心意,各种意义上的合他心意】
【当时几个皇子都游手好闲,唯独太子一人保持着参政活跃度,小明又早早便立了太子,法统和理智都告诉他们,除了太子这个看上去比较正常的选项,他们无路可走】
【但小明没下遗诏就很奇怪了,up是怎么想怎么不对,总不是有人昧下小明的遗旨了吧】
[有可能啊!不是有个不入流的杂书说小明的遗旨被戾帝篡改了吗?]
[是谢崇写的《梁史杂记》,一本不知真假的杂书]
[要真这样,遗旨还是遗旨,只是上面的传位人大约不是戾帝]
[up不是说了吗大概是仁帝,《光启大帝》里就采取的这种说法,已知太子已死,小明的几个儿子里也就仁帝当时看着靠谱些,其他的估摸小明嫌弃得很]
[......]
现在更重要的是大梁的传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野心家和忠臣都选择太子,那么又是谁打破了他们的安排呢?
承明帝根本没法说服自己相信太子就恰恰在他死前一年因心疾死去,他甚至敢想自己的死也在执棋者布下的杀局内,这是场针对大梁的阴谋。
打断承明帝思绪的是江勇那令人瞬间醒神的粗糙噪音。
“嘿,这神迹一口一个小明,陛下这什么意思呢?”忠义侯江勇像是突然反应过来慢半拍看向承明帝。
礼部尚书邹顺无语,“江勇啊江勇,你的脑子真是被你当摆设了,后世人没我们那么重的尊卑思想,说不准......”他瞥了眼皇帝。
“后世估计是没有皇朝了,世上果然没有永久的皇朝,乾朝不也亡了吗?”承明帝接受良好,至少梁朝没有二世而亡,在如此内忧外患下坚强地存活了下来。
还好大梁终究还是传了下来。
乾朝的乱象还在眼前,是岁饥,人相食......
他真的不愿再次见到那幅疯狂的景象,就像他们都躺在碗中成为别人口中咀嚼的肉。
承明帝固然逃不掉帝王的忌惮,但他仍记得曾经的惨痛经历,与大梁的传承相比,君王的忌惮又算得上什么。
殿内渐渐静了下来。
【好了,我们接着看电视剧】
【天行宫内,承明帝的气息渐渐微弱,他最后吩咐了侍人去取遗旨。太医探其鼻息,扑通一声跪下,悲鸣道,“陛下薨了!”】
【殿内乌拉拉跪了一堆人,敲钟人敲了十八声,昭示帝崩。近侍轻车熟路找到暗格八号拿到遗诏,将其交给吏部尚书仲永之,他将告知天下即位者】
【一个金甲卫慌慌张张闯进殿内,“不好了大人,丞相已经返乡了,礼部尚书告病,太傅闹死闹活要离开,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陛下和太子都走了,他们还留在这儿干嘛”】
【仲永之在殿内反复踱步,不时发出叹息声,“他们真是一群脑子不正常的家伙,算了,”他甩甩袖子,“请兵部尚书他们进来。”】
【翌日,吏部尚书携其余三部剩余尚书侍郎宣读诏书,“四皇子萧弘,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朝野哗然】
【“怎不见丞相和礼部尚书?这不对吧,”骁勇将军齐济明扫了扫他们,忽然一笑,用着开玩笑的语气问了句,没得到答案也不生气】
【吏部尚书朝着齐济明笑了笑,“将军何必如此说话,丞相他们只是有自己的主意罢了,作为同僚,应当给予理解才是,新君已定各位要同心协力,共建大梁,”说着朝四皇子跪下,“恭迎殿下,”百官随之而跪】
【四皇子一步一步靠近吏部尚书,“先生何必,”将其拉起,“各位大人都起来吧,”他的视线看似不经意地掠过齐济明,脸上擒起一抹灿烂的笑,“愿各位大人与我同心协力,”百官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