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二夫人杨氏得到消息后确实如王夫人她们预料那般。杨氏命人将还未睡醒的萧允庭从床榻上抱起,拿起新衣快速穿戴起来。
“庭儿,一会见到老侯爷定不能哭闹,要懂事,要主动去和老侯爷亲近,告诉老侯爷大郎想祖父……”杨氏在一旁不停地叮嘱,她虽然出身比不上几位妯娌,但是她知道这个年纪的老人喜欢什么样的孙子。
只要大郎能被侯爷另眼相待,谁还敢小瞧二房了去!
出身不高的杨氏清楚地知道二房想要在府里立足靠的是什么,也懂得审势夺度。所以她特意挑了那孩子不在的时候。
这边杨氏才刚动身那边三夫人李氏就得到了消息,不屑地嗤笑一声,她这个二嫂啊,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老夫人一早免了请安不就明摆着不想让她们带两个孩子去抢碧落斋的风头嘛?
直言侯爷一路风尘仆仆劳累不已便免了今日的请安。
虽说如今那孩子不在正辉堂,可是老夫人没发话谁敢自作主张?没白的便宜没占着反而落了一身骚才好。
李氏将手里的白釉茶盏随意放在桌上,沉重的碰撞声在安静的屋子里很是刺耳,“澜哥儿呢,可是睡醒了?”
现在李氏所出的萧允澜才刚刚三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李氏对她的独子很是上心,一日下来总要问上几次才能放心下来。
一旁伺候的下人道:“小郎君方才在院子里玩了一通,适才奶娘喂了奶,现下睡得正香呢!”
“澜哥儿如今三岁,也该启蒙了,过会儿澜哥儿醒了将他抱到我这儿来!”一个聪慧的嫡孙在前,她就不信老侯爷会不选她的澜哥儿反而去选那个奶娃娃!
再也,永安侯府大部分家业是要留给大房的,大房的孩子日后定是要走武将的路子,她的二郎生来文弱合该走文臣的路子才对,到时候嫡出两房一文一武,谁也不碍着谁。
偏偏大房的这个孩子早产,生来体弱不说,还深受宠爱,日后很有可能也是以文入仕,又有老侯爷重视,这让她不得不防。
杨氏牵着萧允庭的手向正辉堂走去,嘴里一直反复叮嘱着需要注意的事情。萧允庭有些烦躁,他知道祖母并不喜欢他。每次他去请安,祖母都对他很好,可他就是觉得祖母不喜欢他。
祖母总是笑,可看他的目光却是冷冰冰的。
母亲反复交代的话他早已经熟记于心,这些话每次请安都会叮嘱一遍,如今不过是将祖母换成祖父而已。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如今在侯府的尴尬地位,也知道二房的境况如何。
祖父祖母显然更重视嫡出一脉,就算他那三弟弟只是个普通的大房庶子,但是论地位前景都是比他要好的,更何况那是个深受祖父祖母喜爱的小郎君。
从前因为二弟弟出生他已经在侯府里很尴尬了,现在更甚。萧允庭板着小脸,嘴角紧紧抿成一条直线,倔强地没有说话。
明明都是永安侯府的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分出三六九等,凭什么他就比不上两个弟弟。
到正辉堂外,趁着下人进去禀报的功夫,杨氏急忙弯腰再次为萧允庭整理衣服,细细查看身上的配饰可有问题。
萧允庭板着脸伸手扯下杨氏整理衣领的手,出门时已经检查过多遍不可能再出问题。
杨氏察觉到萧允庭的不耐,抿唇沉思片刻后,轻声细语道“庭儿,母亲知你聪慧,如今也是无奈之举。”杨氏看着他被寒风吹得微微泛红的小脸,很是心疼地紧了紧萧允庭身上的滚毛领红色披风。
这是她特意选的,看着喜庆些。她知道自己没本事,只能委屈庭哥儿低头讨好,杨氏抬头眨眨眼让泪水慢慢散去,不让自己在外丢了颜面。
永安侯府做主的终究还是老侯爷,只要老侯爷偏心大郎,老夫人偏心哪个小郎君又有何妨?
锦年颇为意外地看了一眼院外的杨氏母子,想不到第一个冒头的竟然会是二夫人,平素二夫人便行事毫无章法,却也不是个冒进之人,今日多半是心急了。
进入院内,锦年缓步进入屋内禀报,“二夫人带着小郎君来给老夫人请安,现下正在院外等候”说完便躬身候在门外等待吩咐。
半晌里面传来老夫人的声音:“带她们母子去正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