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
姜箬颜候在正厅里,老远就听到了公主的怒斥。
“皇上不追究他们,便觉得高枕无忧了吗?便觉得山高皇帝远无人再追究了么?传本宫口谕,靖州画楼案,让都卫府的人好好查办,凡事牵连其中的官员,必须严办。若有包庇者,与犯案者同罪。”
此后半天也就没有了动静。
姜箬颜并不着急,喝着下人端上来的热茶,细细评味。
片刻,公主便快步走来。
多年不见,远远看着,似乎又回到儿时。
眼下来的这位是大周的长公主周菱挽,也是皇上唯一的公主。出生之时便是众星捧月。皇上对这位长公主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太子。曾经北垣以两国联姻求和,可皇上竟是断言拒绝。不是皇上不舍,也不是皇上不顾两国邦交,一意孤行,只因为长公主的一句话:联姻不过眼前,何以稳固江山。天下纷争,唯有一统才得安宁。北垣内乱求和,此时不除,必留后患。
大周皇上听闻此言,这才恍然。
北垣眼下没有实力和大周争,可北垣的狼子野心,绝不会因为联姻就消失。反而是让北垣有了时间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是因为听闻这句话,大周皇帝深知周菱挽智谋无双,更不会让她去和亲了。可惜那时皇上觉得一个小小北垣不足以威胁大周,不想三年后,北垣就频频进犯大周边境。
拒绝联姻之后,长公主慢慢有了自己的党派,在朝中与太子不分伯仲。
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就是制衡太子的势力。
可姜箬颜知道,周菱挽的志向远不止于此。
原本大步向前的周菱挽,在看到姜箬颜的时候,脚步便慢了下来。
等走到姜箬颜的面前,张了张嘴,竟不知要说些什么。
“一别十年,菱挽可安好?”姜箬颜率先开口,一句菱挽打破僵局。
当年,周菱挽与姜箬颜一同读书,周菱挽勤奋好学,对治国之策颇有见解。而姜箬颜骑射拳脚无一不通。周菱挽曾豪言,女子为官亦能治兴,女子为将亦能护国。她想和姜箬颜并肩而战,除奸佞,报不平。原本她以为二人会因为这个目标一同努力,谁知道姜箬颜却不告而别一走便是十年。
十年,一封书信没有,就连她生辰也没有一句祝贺。
周菱挽的性子本就孤傲,如此也就觉得是姜箬颜与她绝了交了。
而这十年,也无人敢在她面前再提姜箬颜三个字。
听到姜箬颜回了京都,奉命与献王成亲。等了许久,姜箬颜竟也未曾露面。
今日姜箬颜来了,她心中的气恼委屈已经罄竹难书。
只看到姜箬颜的那一刻,又都消了。
知己难觅,何况姜箬颜是为了护佑大周。她又怎么会真的生气。
十年,那一张精致的面容也蒙上了一层血色残影,让人更加难以靠近。
而一句菱挽,却是难得。
周菱挽端着架子不肯低头,佯装看不见,从她身旁走过落座。“姜将军,别来无恙。”
“菱挽还在生气?”
周菱挽不语。
“边关战事吃紧,祖父与父亲前去支援,菱挽知我志向,遂随父出征。北垣人滋扰百姓,每每不顺便想起公主说过的一统盛世,便想为公主身先士卒。”
“那便可以连一封书信都没有了么?姜将军就如此忙碌吗?”周菱挽终是没有忍住,开口质问。
姜箬颜却笑了,“我以为,获胜的消息会让菱挽明白。莫逆之交,岂能辜负。”
“那为何你回了京都,现在才来找我?”
姜箬颜笑容尽失,“这次回来,是为成亲,也是为了……”她转头看向周菱挽,吐出剩下的四个字,“拒绝成亲。”
周菱挽大惊,急忙起身,将厅门大关,这才坐了回来。“抗旨拒婚,可是大不敬,你当真想好了?”
“那日捉拿了北垣细作,换取了免死金牌就是为此。”
周菱挽也神色凝重起来,“你是早就盘算好了?”
姜箬颜点头。
“献王的确配不上你,可是你已有了心仪之人?”
“你在京都多年,献王私下所为,可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