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泽和季清岚被抓,现在被带到边塞了,冲着谁去的,显而易见!
他得想办法在他们被带到边塞前,把他们捞出来!
“殿下!”段无忧得了召,马不停蹄地进宫觐见。
“你来的正好。现在顾宸珏已经率兵直抵京城,过两日就能进京了,你将城郊的禁军,拨出一半进入京城驻守,剩下的一半留在城外。”
“殿下要设下埋伏,等豫王进京先拦一次?”段无忧应下,询问这安排的用处。
“不,京城外的禁军不可打草惊蛇,需将行踪藏好,我要瓮中捉鳖!”他抬眼看向段无忧,眼里是毫不掩饰的志在必得。
段无忧甚至还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急切。
急什么?
顾怀瑾急的,是想尽快将京城的事情办妥,以便尽快去汴州找许长安。
倒不是他不信任许长安的能力,相反,对上匈奴,他还真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许长安的武功并不比他差,比他对匈奴了解得多,幼时随沈家在汴州长大的许长安对行军打仗之事也比他更清楚。
但是他就是会担心,害怕她受伤,害怕她会遇到什么别的谋害。
他想去她身边,守着她,能看着她就好了。
段无忧其实看他这样急切,其实有些担心,怕殿下操之过急,算有遗策。这可不是能感情用事的时候。
“殿下,这豫王带过来多少兵马我们尚且不知,真的不让禁军都进城吗?”
“聊山地势凶险,那处山谷地方不大,作为屯兵之所藏不了多少人。更何况,我已经去信最近的金陵,叫金陵郡守带兵支援。”顾怀瑾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所幸也不藏着掖着。
至于京城的那些跟顾宸珏有牵连的世家,他早在顾宸珏逃出京城的时候就已经秘密派人监视控制起来了。否则,现在他们在京城里布置安排哪里会这么顺利。
京城里那些人送出去给顾宸珏的消息,都经过了一遍他的手,从聊山到京城这一路上他也都安排了自己的影卫盯着他的行踪。否则,他怎么也不敢这么气定神闲地等着顾宸珏来。
“对了,你另外安排些人去放些消息,就说豫王顾宸珏欲假借天命之说,行谋逆之事。毒害陛下,残害皇嗣,现在甚至罔顾百姓的生死和大梁的安危,在此外敌侵袭我大梁之际准备趁乱起兵造反。”
顾怀瑾想起皇帝所说的祥瑞之言,又叮嘱段无忧去制造舆论。
毕竟,顾宸珏要想光明正大地坐上那龙椅,自然需要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而先帝在时的祥瑞之说,必然就是他会充分利用的言论。
这个言论,百姓之间知道的不少,段无忧自然也知道。他的禁军又是奉命守卫皇城的,要散布这些言论,于他而言简直轻而易举。
如顾怀瑾所料,顾宸珏这边从聊山往京城这一路走,就一路散布自己乃是大梁祥瑞的言论,现在皇帝病重,外敌来犯,只有他继位,才能为大梁带来新的希望。
他走来的一路上,经过的几个城镇,都开始兴起了类似“豫王继位则大梁无忧”的传闻。
顾怀瑾接到密报的时候,忍不住冷笑出声。
“殿下,随着豫王进京,这祥瑞之说只怕会越传越广。现在内忧外患,百姓未必不会因为这谣言将豫王当作唯一的救命稻草。到时候,这对我们很不利啊。”毕裎担忧地提醒。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平头百姓,多得是目不识丁的。现如今大梁陷入战乱,到处征兵,前两年又天灾不断,更可谓是民不聊生。百姓在这样水深火热的环境里呆久了,自然会希望有新的上位者能给他们带来和平安稳。
豫王的祥瑞之说,可谓正中百姓们的下怀。
“祥瑞啊......”顾怀瑾低声说着,竟然不见半分担忧,反而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