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和的心终于有一半放回肚子里去了。
凡人寿数最多不过百年,许多人不过四五十载便重归混沌。
求丹问药,不过是求长生不死,不老不灭。
炼气入门,寿数可达百年。筑基一成,容颜不老。金丹底定,便有三百年光景。元婴铸就,便能享五百年月。而化神一至,便有千载光阴。
晋时辽东仙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停于华表之上,少年举弓欲射,鹤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何不学仙?没有人能忍住不学。
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闻道之后,又如何甘心做回凡人?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宋清和险些隐入烟尘。
但金丹快修复了!能活着已经不错了,三百年也很好了,能破镜元婴,就更好了。
再多的,宋清和并不强求。
宋清和不求飞升,也不求长生。
活得越久,失去的越多。
宋清和筑基那年,洒扫的外门弟子与他同龄。
如今,那弟子的孙子同他站在一起,看起来却像是他的同辈。
凡人百年,修士长生,不过如此。
千年前太素仙人白日飞升之故事,对于宋清和来说,太过遥远了。
千年之后,朋友、爱人、敌人,甚至整个时代都已化作尘土。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但对于元婴期或者化神期修士,太素仙人洞府的发现恐怕是另一重意义。
寿尽而亡的恐惧对每个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司徒云山和楚修元都是四百有余,如不能破境,迈入化神,那便都只有几十年光景。
更何况……天符阁有三位化神期修士。
他们又还剩多少寿数?
千载求长生,功亏一篑,何等可笑。
人间富贵又如何?不怪陶成道仙人受封万户,也要擒风筝点火箭,以身犯险,再扣天门。
如能堪破飞升机密,再开天门,这将是何等盛世,又有多少激荡。
但这和宋清和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不是将江临他们意外发现了太素洞府,宋清和和这些事永远都不会有牵扯。
夜色掩映之下,宋清和等分开出了城,在城外二十里出再次集合。
而后,宋清和和楚明筠骑在流马之上,一马当先,顺着逃离大雪山的路线找了回去。
在他们身后,是天符阁和合欢宗各十名元婴期修士。
二月的天还很冷。秦铮站在登相营驿的城墙上,看着宋清和与楚明筠越走越远。
还会回来吗?
秦铮才想起来,哦,我原来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
到了下午的时候,一行人到了宋清和和楚明筠下山的地方了。
高耸的大雪山在苍白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山风呼啸,带着刀割般的寒意。积雪覆盖的山道被风雪掩埋,几乎看不出任何道路的痕迹。山间的树木枝干如同枯骨,偶尔有几只雀鸟从林间掠过,发出短促的啼鸣。
再往上,就难走了。
离开大雪山时,宋清和带着楚明筠逃命,沉浸式当马,楚明筠往哪里指,他就往哪里走,全然不记得什么道路。而楚明筠当时发着高烧,神志不清,怎么走都是用先天八卦随手占来。
所以,要再找到回去的路,难。
不过,楚修元带了天符阁客卿,其中便有一位御兽修士。这位女修姓狄,自称是某道宫宫主,但道宫被毁,已经寄居天符阁百十年。
这位狄宫主和楚明筠关系不错,可以说是看着楚明筠长大的。考虑到楚明筠腿脚不便,特意从万山带了一只白色的四角鹿过来,就为了带着楚明筠上山。
除了鹿,狄宫主周围挤满了各种奇怪的小动物。她和一只白色的狐与一只鹫鸟开了个三方会谈,让狐狸闻了闻宋清和和楚明筠,给鸟下了一系列指令,过了一会,就指出了道路。
宋清和叹为观止,天符阁果然奇人辈出。
一路上格外顺利。等到天完全转暗,宋清和一行人抵达了上次休息的藏经洞。
藏经洞外寒风呼啸,洞口的石壁上挂着一层薄薄的冰霜。
但是,洞里火光跳动,好像有人。
宋清和作为修为最差一人,自然敬陪末位,过了一会,才听到前面客气交涉了,而后面的修士们已经拿出符箓和武器准备战斗了。
“秦铮?” 宋清和听到司徒云山发出了疑惑的声音。
“你为什么在这儿?”
秦铮为新一代剑修翘楚,司徒云山认出了他不足为奇。
楚明筠拉拉鹿脖子上的缰绳,让它退了两步,来到宋清和身边,拉住了宋清和的手。
太素仙人洞府一事为绝密,为何有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出现在此处?
难道是消息泄露了?
司徒云山和楚修元对视一眼,都想从对方眼睛中看出什么。
“问名字。” 秦铮说话一以贯之的简洁。
“什么名字?” 司徒云山皱着眉头问。
“他的名字。” 秦铮走出洞穴,用手指头指着宋清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