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里人都不知道,他曾经花了自己全部的积蓄,甚至还找借口借来了三弟的零花钱,在黑市买回来过一块坏手表。为了那块手表,他之后又攒了两年的零嘴钱才把欠三弟的还清。
那手表的玻璃壳已经完全碎掉,不知所终,手表的三根指针也已经不再转动,表带上的漆色也已经斑驳脱落,整个表有一种比他年龄还大的感觉。
但是他很珍惜,这是他能力范围内唯一能为自己的兴趣办到的事情了。他知道家里人口多,爸妈也没什么经济来源,自己若是主动开口,看在他长这么大从来没主动要过什么东西的份上,爸妈真的有可能会咬咬牙同意给他买。
但是他不想这样为难家里人,看着爸妈弯低的腰和滴落在田间的汗水,他就觉得自己的嘴巴仿佛被胶水给粘上了,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反正他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嘴和手,少买点零嘴和玩具,这钱也就省出来了。
这表他有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尝试修理过,但是好像还是差了点东西,他觉得这个表应该还缺少了几个小零件,至于缺的具体是什么零件,就真的不知道了。
而今天,在这本书上,他看到了齿轮有关的知识,仿佛鱼儿游进了大海,一下子目光开阔了,豁然开朗,他想他可能真的有方向了。
颜妍看见了自家二哥这幅爱不释手的模样,也觉得稀奇:二哥还是第一次对一个东西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趣。
三人找书直到太阳都有些偏西了,才终于淘出了几本有用的,三人的肚子也都咕咕叫了起来。不过这次可没钱去国营饭店吃大餐了,好在郭白英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前一天晚上就蒸了一笼屉的馒头和花卷让他们带上了。
不同于后世颜妍吃的那些彩色大馒头,比如加了玉米面的黄色馒头,加了黑米粉的紫色馒头,加了菠菜的绿色馒头,甚至还有加火龙果的紫红色馒头!郭白英做的馒头颜色有些偏黄,口感也并没有后世的那些那么暄软,但是跟村中其他人家的馒头相比,其实已经是很不错了,一看就知道加了不少白面。
颜妍一边啃着大馒头,一边想着自己以前见过的那些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馒头:嗯,以后等改革开放了,还可以让妈去摆个摊买七彩馒头,这么奇特估计也有市场。
等到三人走回村子,颜妍已经脚酸的不行了,但是已经进村,想着也没多远了便加快了步伐。
谁知远远的又看见大榕树下聚在一起聊天婶子,这次八卦主讲人换了一位,颜妍回忆了一下,这好像是昨天一起听八卦的婶子之一。
她没忍住心中的八卦之心,那就只能忍住脚上的疼痛了,悄默默地走过去,竖起了耳朵。颜从南和颜慕西则在自家妹妹流露出要去凑热闹的意思的时候,就跟她打个招呼先走一步回家去了。
毕竟他们两个大老爷们也不好意思往婶子堆里凑,万一被注意到了,高低得被抓住问几句婚姻大事,到时候他们看八卦就该变成被人看八卦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自家妹妹在村里,这么几步的距离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你们听说了吗?”婶子A打着哑谜。
“听说了,没想到啊!”一旁婶子B立马接口。
两个婶子就跟唱双簧一样,一人一嘴的开始给周围婶子解惑:“方鳏夫最近找了村里那个老木匠,说是要给家里的家具物件换个新。你们说这会不会是跟李寡妇的好事儿将近了?”
好家伙,颜妍也没想到这一来听见的就是上次在牛车上听过的八卦后续。简直太妙了,吃瓜有后续,这是什么人间天堂?
“人老方就不能是真的想单纯换个家具吗?”有婶子没摸清打家具和重新娶亲这两件事的关联在哪,立马出声反驳道。
“王翠芬,我就说你平常眼神不好吧,”婶子B接口道,“你们看那方鳏夫的屋子,自从他之前那个婆娘没了都破成啥样了,一直就懒得修。以前身上穿的衣服也总是要过了好几天,等脏的不能看了才换一身。”
“但是最近三个月,你看他那衣服,不说是不是新衣服,至少天天都穿得板正正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就是不知道这衣服是他自己为了见什么人而洗的,还是说有什么人见不得他埋汰给他洗了。”最后这句话,婶子说的满是调侃意味,引得周围也响起了略带打趣笑声和啧啧声。
“还有,昨天来的那批知青你们知道吗?”
什么?知青?颜妍又捕捉到了关键词汇,立马将视线投向了开口道那个婶子,竖起了耳朵。
“我听说前几天知青所里差点打起来,来一个大小姐嫌东嫌西的,觉得这地儿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颜妍兴趣稍退:原来是听过了的八卦。不过也不妨碍她再听一遍回味回味,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