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颜二姑接过月饼后,郭白英又将手伸进包袱,摸出十来个鸡蛋递过去:“这还有几个鸡蛋,都是自家鸡产的,纯正的笨鸡蛋。我估摸你们在城里养鸡也不方便,吃口鸡蛋还得要票,干脆就把这鸡蛋也带了些。”
“哎呦,你们都是自家的实在亲戚,来我这还要带东西做什么?”颜二姑一看见鸡蛋,本就笑着的脸,这下子更真诚了几分。
镇上可不比村里,每个人的吃穿用度都是要用票来买的,每个人的票也都是有数的,超过这个数,想吃点东西另外补补,那可不容易。
姑嫂二人坐在那一阵寒暄,互相询问着最近的情况,颜妍坐在一旁听着,力争当一个乖巧的布娃娃,她最不会的就是应付亲戚之间的这种寒暄了。
上辈子她没什么可联络的亲戚,只在网上的短视频里刷刷那些奇葩亲戚对抗法。很明显,现在这个关系,颜二姑显然不是一个可供实验对象。
“英子,既然你今天来了,就和燕燕在我这吃午饭吧。刚好老吴也还要再等一会才下班,小慧和小宇也还没放学,一会估计也就回来了。我现在去打个电话,让老吴一会多打两份饭回来。”说着,颜二姑就转身准备去打电话。
郭白英一把拉住她:“她二姑别忙活了,我们不在这吃。正好燕燕也好久没来镇上了,我打算带她去国营饭店吃点。”她本就是来有求于人的,怎么还能麻烦人家请她吃饭?更何况是在城里这种每个人粮食都有定量的情况下。
“其实不瞒你说,我这次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想找二姑你帮忙打听一下。”郭白英终于将话题转入正轨,“不知道最近镇上有没有什么工厂招工的消息?”
颜二姑倒也不意外,仔细想想颜家几个孩子基本也都到了可以找工作的年纪:“你这是打算给你们家哪个找工作?”
郭白英:“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三个娃都想找。目前最要紧的还是老二。我想着给他找到份工作后,也就好张罗找对象了。”
“现在没个工作也不好找,要是有个工人身份,也能更容易一些。你也知道老二年纪也不小了,再不张罗起来,适龄的姑娘都没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当上奶奶。”
郭白英提起自家儿子,真是恨铁不成钢。自己不过就是想抱孙子孙女罢了,结果一个两个的都不愿意满足老婆子这点心愿。
明明她们全家都是比较出挑的长相,却愣是没吸引到一个女同志。
其实郭白英哪里知道,自家两个儿子私底下不知道偷偷拒绝了多少情书,婉拒了多少女同志,推掉了多少相亲会邀请,然后转个身回家还跟家里人说自己没被人看上,两头拒。
郭二姑答应的也很爽快:“成,都是我侄子侄女,你放心,我肯定帮他们都好好留意着招工消息,等老吴回来我也让他去机械厂那边问问看。”
等约定好要是有消息就往镇上打电话后,郭白英终于松了一口气,跟再三想要留她们吃饭的颜二姑告别后,带着颜妍去了国营饭店。
镇上的这家国营饭店,看着规模并不大,大概类似于现代街边的一个中型菜馆。
只不过墙上并没有写着菜单的显示屏,只有门口的黑板上写着今日的菜色。
今日菜谱:臊子面,一毛六分;红烧肉,一毛三分;狮子头,一毛二分;炒青菜,两分;馒头,五分……
仔细一看,这菜种类其实有不少,不过看着这价格颜妍总没什么真实感。
在现代她吃过很多年的外卖,这种价格的饭菜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随便点一餐,那个价格都要十块以上。
尤其是很多店还有起送价,没满起送价还要单独付邮费,基本一餐要花将近二十。
曾有人举例:你可以接受这顿饭菜它本身价格20,但是不能接受你告诉我东西15,但是要付5块钱邮费!颜妍对此深表认同,于是转头加入凑单大军。
因此对于这个时代的货币购买力,颜妍并不清楚,只觉得看起来好便宜。
旁边的郭白英倒是吸了一口气:这也太贵了。加上刚刚的月饼,这趟来镇上的花销让郭白英想想都有点肉疼。
但是转念又一想,自家闺女从来没来国营饭店吃过,况且最近她又生着病,得吃点好的补一补。
于是郭白英一咬牙,点了一碗臊子面,顺便多要了一个空碗。
还好她出门想着可能的情况,包里还揣着两张烙饼。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面不够吃,烙饼来凑。
服务生把面端过来的时候,态度冷淡:“齐了。”
绿白的葱花飘在汤面上,浓浓的肉香扑面而来,不得不夸一句这年代真实在,面条份量算是相当足的。
“诶,等等,刚刚说过我们还要一个空碗。”
“爱吃不吃,点一份面还想要两个碗。”女服务生上下扫视两人一眼,翻了个白眼。“没钱就别进来吃,装什么阔。”说完转身就要走。
郭白英被她的态度气到了:“你这小姑娘怎么说话的呢?”
“我就这态度,你们要是想多要碗,不如自己多付一份餐具的钱。付不起就老老实实吃你的。”服务生态度依旧嚣张。
此时正是饭点,国营饭店里人来人往。这边突然传出来的争吵声立马吸引了一大波的视线。
身为新时代受过高等教育,自诩拥有良好教养的颜妍,终于忍不住了:“这位同志,我想问你一下,菜单上的价格,到底是这道菜的价格,还是包含了餐具的价格。”
女服务生又打量了一下颜妍,眼珠子一转,下巴轻抬:“当然是包括了餐具的,所以你们点一份,就只包含一份的餐具,想多要就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