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只有好处,答应岂不好?你怎还犹豫……”
亏的他专门和母妃提起,为她盘算。
“世子问这个做什么?”这些事和陆元昭无关,怎这么关心。
“就……你好歹也是本世子的救命恩人,若有好事,本世子也念着你的。”
“想不到您还记着我,真是多谢。”
这个世界,算是多个盼她好的人?
陆元昭没有回话,苏清鸢停顿片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是好是坏我自有衡量,只是管家之事事关重大,我需要一点时间。”
“不过……多谢世子关心。”
苏清鸢边说边倒杯茶给他。
陆元昭没再说什么,闷着头将茶一仰而尽。
“小夫人,宫中传旨让您进宫一趟,说是兰妃娘娘心情不佳。”秋莲从传话公公那里得到消息就赶忙禀告苏清鸢。
“好,我马上过去,你先退下吧。”
秋莲补充道:“兰妃娘娘说,世子的病既已痊愈,便一起去吧。”
陆元昭,苏清鸢:“?”
苏清鸢挠挠头,不太明白兰妃的想法:“兰妃娘娘真这么说?”
秋莲点头。
待两个人收拾好,坐上马车跟着传旨的公公往宫城的方向走。
出嫁前,苏清鸢在兰妃宫中小住过几日,兰妃住在柔福宫,这个宫殿的位置离皇帝的御书房很近,听宫中伺候的嬷嬷说是皇上特意选的,方便闲暇之余来宫中看望兰妃。
柔福柔福,既有兰妃身上的柔软,又想让她身有福气,看得出十分用心。
苏清鸢闲着无事,算了下剧情发展的日子,原书里这时的陆元昭已死,留下宁王夫妻俩后郁郁而终,宁王府的爵位由陆祁年继承。
后来永王陆浅翰得以造反进京,也与京城投靠他的官员有关。
但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皇室对于权势的争斗,就连皇帝也仅用“他”的称呼去说投靠陆浅翰的官员。
这条暗线苏清鸢暂无线索。
“到了。”她的思路被打断,马车停下,陆元昭掀开帘子,起身下了马车,苏清鸢跟在他身后,他伸手扶她下去。
传旨公公前行领路,他们二人在他身后走。
皇宫很大,红红的墙青绿的瓦,宫墙内两边都是宫女太监,还有巡逻的侍卫。
苏清鸢每次进宫都极不喜欢这里,真说起来,皇宫内的皇权才是所有悲剧的源头。
真不明白有什么好,进的来出不去的大屋子。
“世子,小夫人,这便是柔福宫了。”说着,那小公公让人通报,得到允许后带着他们两人往里走。
“自你家出事,兰妃娘娘的性子改变很多。”陆元昭看到宫内的宫女嬷嬷,还有侍卫太监,想起宫殿里的兰妃想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怨不得心情不佳。
“你以前,见过她吗?”
看他的样子,好像很了解。
没想到陆元昭这次摇头,说明缘由:“外臣无事不得入后宫,前几年宴会倒是远远瞧过,看不真切,再后来病了,更无缘得见,这些都是听说。”
其实是他近日找人打探的消息,兰妃是苏清鸢身边唯一的亲人了,他不想兰妃再有事,不然苏清鸢只怕更伤心。
苏清鸢叹息:“宫中寂寥,愿皇上能多陪陪她。”
也希望,她不要和原著一样的下场。
两人说话间,已到了殿内,他们两人走进。
此时的兰妃双眼无神,瘫坐在软垫上,身上是宫中流行的样式,额前点了细细的花钿。
苏清鸢怎么看怎么怪异。
怎么说呢?
毫无活人气息。
不是那种因为人死了才没有活人气息,而是整个人有点生无可恋的样子。
“宁王府陆元昭,携家眷拜见兰妃娘娘。”
端坐的兰妃听到声音才回过神,她满脸的疲倦,强撑着免礼让他们起身。
“你就是,鸢儿的夫君?”
兰妃招呼他上前,仔细打量陆元昭。
剩下苏清鸢站在原地。
陆元昭模样俊美,为人正直,行为有礼,兰妃对他印象不错。
“世子,本宫想单独和你聊聊。”
她话一出,站在身边的宫女很有眼色的上前,开口说带苏清鸢去御花园转转,将人领了出去。
陆元昭站在兰妃面前,侧过身,看苏清鸢离开的背影。
待人离开,兰妃这才开口,“当初你们成婚是为了什么,世子可还记得?”
陆元昭开口道:“臣病重,所有大夫都交代准备后事,是父王母妃听师傅所说,想以冲喜让臣好起来。”
兰妃吹吹茶沫,缓缓道:“本宫家里的事闹得满朝皆知,小妹一人在岭南受苦,本宫乍一听说其实是想反对的。可若成婚,便能让她毫发无损回京,本宫这才应下此事。”
陆元昭愣愣道:“娘娘,是个好姐姐。”
兰妃不接话,继续往下说:“只是,如今世子病好,本宫不愿小妹在宁王府继续受委屈……”
兰妃已和皇帝有了孩子,哪怕为了腹中胎儿,她也想与他好好相处,但为人子女,父母远在他乡受苦,她岂能?
这些日子她已想好,待诞下皇子,她便请命去皇陵祈福,一辈子不再出。
一不负家人,二,也不负皇恩。
只是,无她在京,苏清鸢在宁王府日子会更难。
所以她今日召陆元昭进宫,是想他能同意和离,在她去皇陵前,会再为苏清鸢寻个去处,让她此生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