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做了五六个小时的火车,才到达临阳。
顾平安是临阳本地人,高中也是上的本地的中学。
出了火车站之后,就有人在那吆喝拉生意。
“帅哥,去哪里?”
“搭车不?”
“搭我车吧,开了空调,不冷。”
左来一个右来一个抢着问,生怕飞了一单生意。甚至有些人看乘客是外地的,还会故意抬高价格,不明情况的人就会吃了这个闷亏。
顾平安拒绝了那些人的招揽,直接花两块钱坐公交车到镇上。再在镇上找才子巷里那位常年做拉客生意的老吴,顾平安不知道他全名,只知道他姓吴
老吴五十岁出头,开着一辆四轮子的电车拉生意,因为他收费又相对较低,顾平安坐过他好几次车,渐渐得混成了老顾客。
老吴非常高兴,一路上合不拢嘴地说家长里短,还给了顾平安一袋喜糖,因为两天前他喜得大胖孙,待表达欲得到满足之后,他顺口问顾平安:“小伙子,认识你这么久,还不知道你在哪上大学呢?”
“我在恒安读书,恒安大学。”顾平安答。
“哟,名牌大学呀。”老吴叹了口气,“要是我儿子当年读书的时候能有你一半努就好咯~这辈子都要吃没文化的亏了”
老吴的儿子在学校坐不住,初中毕业就跑出去进厂谋生了,这点顾平安以前听他提过。
顾平安随口安慰道:“ 有得就会有失呀。有文化也不一定混得好呢,你看你都有孙子了,还有很多像你儿子那么大的人还在找工作呢,更别说娶妻生子。”
“是这个理没错。”老吴笑得更开,又道:“但是还是要有文化,知识改变命运一点都不假。你看,我就觉得你变化很大。”
顾平安来了兴趣,“哦?你觉得我哪里变了?”
“嗯~”老吴思索了几秒笑道“我这人说话直,你听了可别往心里去。以前你总是低着个头唯唯诺诺的更别说与我聊天畅谈了,但是现在就给人比以前自信了很多了。”
“那人总是要变的嘛。”顾平安有点不好意思,“其实环境影响也很大,当身边人给你勇气时,就会变得勇敢。”
“嗯。”老吴很赞同这个观点,“你那个同学也还在读大学吧?当时我觉得你们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居然能玩到一起。”
“谁?”顾平安支起耳朵,印象中他并没有在老吴面前提过任何一个同学“你指得是哪个同学?”
“嘿,就是三年前跟你一起做我车的那个小伙子呀,”老吴回忆补充道:“像富贵人家的孩子,坐我车上不怎么说话,跟你年龄差不多的那个,难道不是你同学?”
顾平安思索了一会儿,明白了老吴说的是谁, “你说他呀。嗯,他跟我一样,也在恒安读书。”
“那你们还挺有缘。”老吴惊叹“高中在一个学校,大学考上同一个学校。”
“呃,是挺有缘的。”顾平安惊讶于老吴还记得那次,居然还记得杨清远。
这条路是回镇上的必经路,路边的风景一年四季四个样,现在是冬天,田野里能看到扎起的一个个草垛一直绵延到视线的尽头。
冬天的田野并不荒芜,肥沃的泥土里长满了针眼细的青草,几头黄牛在那啃食;有人拿着绑着红塑料袋的竹竿在田里放鸭子
他拿出相机找准角度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挑选了最好的几张保存。
他看了看旁边座位,是空的,心里有种空虚的失落。
依旧是这辆车,同一个司机,不过那次是在最炎热的暑假,除了顾平安和老吴,还有他……
高三的暑假假期非常短,只有十几天。杨清远那套公寓被烧了之后,他又重新找了个地方住。
自从那事之后,黄毛(黄飞腾)和他的校长爹都离开了临阳一中,但他和杨清远也不是没受到处罚,他被要求当着全校人的面写检讨,杨清远则被要求不能带任何尖锐有伤害性的东西进学校,他常年玩的那把飞镖也被没收了。
他在原先班里是待不下去,被换到隔壁班和杨清远做了同桌。
刚开始做同桌时两人都很平淡,杨清远是那种坐在坐位上一丝不苟的那种,学业上也很少帮助他,顾平安那个时候是有点怕他的。
关系的转折点是在那间公寓着火了,他及时砸了门将哮喘发作的同桌救了下来,再之后他就莫名其妙被安排给同桌每天买早餐的任务,同桌还给了他一张银行卡,说是早餐钱。
这种跑腿的事顾平安愿意给他干,不过同桌也不说他喜欢吃什么,只说随便点什么就行,顾平安只得每天变着花样带早餐,才渐渐摸清了同桌的口味。
时间过得很快,立马就到了高三。
虽然只有十几天的假期,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回家了。
顾平安自然也要回家,但是同桌好像有一直呆在这里等到开学的意思。
顾平安比别人还晚了几天离校,整个学校的学生都放暑假了。
他问杨清远,“有十多天假你不回去吗?”
“不回。”杨清远答得干脆,见顾平安不解的样子,随口找了个理由:“买不到票。”
原来是因为买不到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