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主静静听着,才算是慢慢理清了头绪。
元修茂希望元家的男子登科入仕,但又瞧不上农、桑、渔、牧这样的清苦衙门,他看上的应该是三省六部里的抢手空缺。
思及此,她心中不免叹息:唉,元修茂也算是用心良苦啊。
元家作为皇亲国戚,父皇自然不会置之不理的,只是提携也要看他们是哪块料啊。闲散差事可以提携一二,但若想要高官厚禄,大权在握,还需他们自己努力,父皇是绝对不会任人唯亲的。
这一点,元修茂作为家主难道不懂?
单从他为大姑娘、二姑娘选定的亲事也看得出来,元修茂很想将元家再推上一个台阶。
她兴致缺缺地摇了摇手中扇子:''罢了,本宫也乏了,回去吧。''
湖中的荷花身姿娉婷,游船推开层层碧叶原路返回。
晚膳安排在福寿仙姑的院子里。
元季瑶虽然贵为公主,可在元府里,毕竟要敬着老祖宗。
父皇从前起势时与老祖宗关系不错,只是那时候元家这一支并没有能主事的男子,所以也未为武帝提供太多助力。
后来武帝问鼎天下,元家眼馋是真,可又无奈族中无人,没能分一杯羹。
如今好不容易把几个孩子养大了,可陛下眼见年时已高,若是太子继位,只怕又隔了一层,这亲热劲也越发淡了去。
所以元修茂才会借着老祖宗的高寿,厚着脸皮请封''福寿仙姑'',一则得些赏赐,二则提醒陛下,宿州老家还有您的亲族呢!
老寿星的院子位于安静的畅和园,里里外外都极尽奢华:金丝楠木架子床,玉雕茶几,云石屏风····
还有院子里大朵大朵盛放的延寿金菊,这都是极费人工的花种。
''粗茶淡饭,还望公主莫要嫌弃。''老祖宗头戴素色抹额,身着银蝠绣花褂子,亲切的招呼她。
元季瑶恭敬道:''姑太祖不吝赐饭,九儿感激不尽。''
她扫了一眼面前的桌案,六道精致的小食摆在描金攒盘中,红橙黄绿搭配十分养眼,一看就颇费功夫。
再看主菜胭脂鹅脯、鸡髓笋、鲜海参······还有摆在手边的香橼盘,雕刻成花样的新鲜佛手散发出阵阵幽香。
这可算不得是''粗茶淡饭''啊!
她掩住眸中嗔怪,含笑用餐。
席间,姑太祖提起陈年旧事,不免感叹,时光易逝,光阴流转。
''陛下幼年吃了不少苦,好不容易娶妻生子,可没过两年安稳日子就遇上了战乱,陛下随军走了,留下皇后娘娘与一对儿女,啧啧,食不果腹啊,那时候后山的野菜都被挖光了也不够吃。''
这些事,元季瑶只听过,却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光景。
''老祖宗唉,您就别追忆往昔了,如今九殿下大驾光临,您该说些畅心如意的事啊。''
元修茂坐在右首位,冲对面的老祖宗眨眨眼。
老人家立即改口,语调扬抑:''是啊,是啊,我老糊涂了。''
她笑眯眯地看着九公主:''殿下及笄已有半年多了,想必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元季瑶就猜到今晚逃不过这个问题,她索性装傻:''这事还需父皇拿主意。''
语落,她目光扫过对面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忽而来了兴致:''本宫瞧着姊妹兄弟们都姿容出众,婚事可都有着落了?''
她这么一问,老寿星自然乐意回答:''姑娘们都有着落了,只是这两个小子。''
语毕,她指了指不远处两个清秀少年:''少荣少安今年都要参加秋闱,届时到了都城,人生地不熟,还希望九公主在陛下面前多为他们美言几句啊。''
语落,九公主的目光瞬时看向对面。
二人的五官都透出几分俊朗之气,只是元少容目光深邃些,看起来书生气质更浓郁,尤其那张白嫩细腻的脸,实在很难将他与田里种地的农夫联系在一起。
至于,一旁的元少安········
九公主发现,这人正笑容爽朗地看向自己,目光灼灼,不知收敛!
她第一反应便是感到冒犯,可今晚也算家宴,她不好严纠礼数,并且······这人的笑容,倒不是浪荡子那种轻薄之态,反而,带着一种赤诚之感,细看还有几份傻乎乎的感觉。
此时丫鬟端着最后一道点心走来,阻挡了元少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目光。
元季瑶顺势移开眼,心道:罢了,不与他计较了。
老寿星看着远处的二姑娘,心中有些难受,思忖再三还是开了口:''殿下,您可知广平王?''
语毕,一旁的元修茂急忙出声打断:''老祖宗,提这做什么。''
他这么一阻止,反倒引起了九公主的好奇。
她扫了一眼二姑娘那边,只见后者秀眉紧蹙,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