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晚回来之后,季慈音的日子一如往日,跟着女夫子读书写字,下课后便到季婉那儿学习管家的琐事。
只是一个下午,翠微从外头进来,向季婉禀告:“主君说荀小娘子已经找到了。”
季婉放下手中的毛笔,看了一眼在内室看账本的季慈音,“如此甚好。”
日子如流水,一眨眼便逝去了。这一日正午,季慈音刚刚准备小憩,就见清风打帘进来说:“娘子,夫人请你去一趟,说是要为你裁几身衣裳。”
“除夕才做的新衣裳,怎么突然又要裁衣裳了?”在一旁服侍的明月不解地问道。
清风看了一眼明月,得意地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过几日二月十五花朝节虽不是什么重大的节日,却是雎阳公主的生日呢。”
雎阳公主,陛下长女,卫皇后所出,生于二月十五花朝节。建宁十三年,出降英国公卫景超的次子卫崇驹。
季慈音到的时候,绣娘正在给季婉介绍时兴的纹样。季婉注意到季慈音来了,招呼她过来。
“看看有什么喜欢的花样,给你做几份新衣裳。”
绣娘抬头看见季慈音,一句话瞬间脱口而出:“怎么来了个仙子一般的小娘子。”
这话一出,大家皆笑了。季慈音面上一红,拿着帕子遮脸。
站在一旁的翠微张口打趣道:“你们说的话也忒没新意了,上一个绣娘也是这么夸我们家小娘子的。”
绣娘笑着说:“恰恰说明小娘子金相玉质,是有目共睹的。”
她走到季慈音身边,详细地为她介绍琳琅满目的花样和颜色。
“这匹宝石蓝,十分挑人,但是小娘子穿上,想必衬得你肤白如雪。”
“这是祥云纹的花样,是宫里传出来的,最近正流行这种花样。”
“再看看这匹重莲锦……”
绣娘如数家珍,季慈音仔细看过之后,便挑了几匹素雅的绸缎。
绣娘又为季慈音细细地量了尺寸,这才离去。
季婉坐在贵妃榻上,倚着头无奈道:“这些料子都不够好,做不出好衣裳。”
“翠微,你去找高嬷嬷拿库房的钥匙。”季婉突然高声喊道。
“我记得我有一匹织金锦,你给我拿过来。”
翠微应道,不一会就捧了一匹金光闪闪的锦缎回来。
织金锦名副其实,绚烂得如同彩霞一样,奢华得如同太阳一样。
“这匹锦是燕王妃所赐,我才有幸得了一匹。”
季婉眼中满是喜爱与不舍,细细地抚摸。
“此物华贵非凡,制成的衣裙太过高调。我便一直将它束之高阁了。”
“翠微,将它收到我那个紫檀盒子里,我要带着鸾儿出一趟门。”
季慈音正欲开口,却被季婉制止。季婉拍了拍季慈音的手,“你第一次参加京城的宴会,可不能让人看低。”
“夫子那里我派人给你请假,你和我出一趟门。”
说完,季婉就吩咐下人准备好出门的马车,带着季慈音出门。
虽然除夕才出门游玩过,但季慈音还是十分好奇,趴在窗边看着往来的行人和吆喝的商贩。
随着车轱辘的滚动声,他们进入靠近西市的怀远坊,最终在一户私人住宅前停了下来,
这宅子并不奢华,但设计却格外精巧,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工。
下人上前叩门,过了一会,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走出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
她走到马车旁,声音清脆:“给顺国公夫人请安,夫人万福。”
季慈音跟在季婉身后走下马车,看到一个眉眼清秀的娘子,身上穿着一件烟青色衣裳,衬得她气质出尘。
“我带夫人和小娘子进去。”
颜妙贞领着她们走到一间屋子里,大堂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夫人正在低头刺绣。
“师傅,人带到了。”
“你退下吧。”老夫人不紧不慢地绣完最后几针,才放下手上的绣品,抬起头:“顺国公夫人安好。”
直到她抬起头,季慈音才发现她看上去和季婉差不多年岁。只不过一头白发,所以才被误认为是个老人。
她的五官稠丽,尤其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其中蕴藏着灵光。只是下垂的嘴角,令她看上去刻薄,难以亲近。
颜玉光没有起身向季婉行礼,但季婉也不恼怒,反而自顾自地坐下了。
“玉光,我想请你帮我的侄女做件衣裳。”
季婉示意翠微把手中抱着的紫檀木盒放到颜玉光面前。
颜玉光打开木盒,仔细观赏了一番,而后盖上。“你要什么时候拿?”
“是为二月十五雎阳公主的生辰宴准备的。”
“二月初五,你亲自上门取。”颜玉光答应,吩咐道:“妙仪,带小娘子去量一下尺寸。”
话音刚落,一个黄衣少女掀起纱帘从里屋走了进来,衣服上绣着的木香花栩栩如生,走动间裙摆翩翩,活泼可爱。
颜妙仪眉眼弯弯,语气活泼:“小娘子,请跟我来。”
季慈音看了一眼季婉,季婉朝着她点点头,起身跟着黄衣少女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