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
王后近日因时常劝谏大王行放奴之事,而被畜奴众多的子姓老臣厌恶。
国相因此屡屡进言,要为大王选妃。
她本是有莘氏女,嫁入朝歌后,因颇具才干而被大王倚重,祭祀人道与兵戈征伐皆为其掌管,举足轻重。
因大王游移不定,而四方不断传来方国或放奴,或混乱,或起兵戈之事,朝中便有子姓大臣建议,请王后出征叛逆,平息四方乱局。
“大王,老臣皆有私心,他们所作所为并不为人神之约所容。而今圣人执念传承人已现身,如若再冥顽不灵,恐怕清算之时,大王要被他们推出去做挡箭牌了。”王后跪地劝诫,声声泣血。
“可是一旦放奴,宫中各处庄园的奴隶也会离开,咱们才是损失最大的。”人皇游移不定,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他才是天下最大的奴隶主。
殷商对夏的反抗,毫无疑问,是诛无道。
但随着一代代殷商人皇传承下来,统治阶层无穷的贪欲铺天盖地而来,已经与子姓难解难分。
任谁手握四海,会对天下无欲无求呢。
朴素的部落时期,天下共主时期,已经随着家天下的建立远去了。
人皇自诩只是一介凡人,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推翻自己的阶层。
王后知晓劝说无益,一味垂泪,不再分说。
回宫后亲吻了年幼的孩子,她交代最亲近的使女看护他。
“王后,您又要出征吗?”使女同样来自有莘氏,与王后相伴多年,情同姐妹。
王后点点头,“朝歌上空罗网已经越发大了,朝歌的百姓一直在等大王的命令。罗网之下,所有人都知道人族不准以人为祭为奴,可大王与臣子们视而不见,以为还是过去,可以随意愚民。”
“那咱们怎么办。”使女不识字,但是可以读罗网中人神之约的内容,其他凡人也是如此。他们可以忍受自己当下的处境,是因为还不知道可以反抗。现在罗网遍布朝歌上空,他们知道了。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等。
“大王恐怕不会下令放奴,朝歌必然会动荡,只是早晚罢了。”王后摸着孩子的小脸儿,神情中夹杂着一丝痛苦。“子姓的血脉,莘姬的后裔,不该在此时断绝。若我在外来不及回,你便带着孩子去两位圣母大庙内躲避。”
使女肃穆点头,她发誓会护佑少主周全。
王后在数日后出征,前往求援的东方方国平定叛乱。
陈塘关
李靖家族世代镇守此地,家中大宅庄园无数,蓄奴超过五千之数。
为了迅速给孩子积累功德,他不仅将之前全数放归的奴隶妥善安置,还将自己家族的产业分配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