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处,望着那陌生却又熟悉的山水,回忆起顾眇说的那些趣事,睐儿总觉在与他把臂同游一般。
眼前的景色与旧日脑海中的想象交织,混杂着那人的讲述,睐儿信手拨弄琴弦,妙曲天成。
十几年来,他走过了画上所有的地方,期间受邀见了罗尚一面,在皇宫的画院里见到了那幅山水画的真迹。
临别之际,罗尚给了他一个锦盒,打开一看,熟悉的笔触叫他几乎落下泪来。
顾眇仿了几十张这山水画,留在别院的与他一同湮灭在火中,带给常恒的被自己撕毁。
只有眼前这张被肖启蛰带走的留了下来,这些年来他也尝打听过,但都没有消息,却不想今日再次见到。
睐儿哽咽道谢,携了这画随着商船去了一趟泰西,终于凑齐了《行旅十三绝》。
逆旅归来,他回到了这处凉亭。
拨弄琴弦,却发现自己已经再弹不出当日那些糜艳的曲子了。
尝试了几次都失败后,他将琵琶放下,取出放在竹筒中的画卷。
此去经年,纵使他用尽法子,画纸也依旧变得老旧。
小心翼翼地一张张展开看过,那些回忆了无数次的言语再次在耳畔响起。
“此处的山路颇难行走,又赶上半路下雨,更是泥泞不堪。”
“好在山脚下有一酒家,我叫小二温了几两浊酒暖身,又使钱添了炭火将衣物烘干。那小二也是个心善的,从厨房端了碗姜汤来,热热地喝下去,发了汗,这才侥幸没有着凉。”
……
“那日与好友行走至此,接了山泉煮茶,清香异常。”
“林间蝉鸣鸟啼、流水潺潺,行动间脚下时而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我与友人捉了肥鱼,刚架好了火就被一只狐狸叼走,害我们饿了半天肚子。”
……
睐儿的手指游走到口衔鱼儿的狐狸之上,怅然叹出一口气。
原先的那幅被自己撕碎了,后来画这幅时缺了朱砂,自己买回来以后却又发生了那样的事,导致全洒在地上。
此后竟也没再补上颜色,火红的一只狐狸就这般变成了白色。
睐儿轻轻勾起嘴角,喉咙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哇地一声,一注鲜血喷在狐狸身上,艳丽刺目。
许文恪找到睐儿时,后者已气绝多时光。
*
多年后,坊间的说书先生爱说一段传奇。
传奇的主角是琵琶绝手与丹青圣手,书中朝诡谲、教坊争斗、爱恨情仇不一而足,惹得听众哭笑怒骂,久久不愿离去。
只道是:琵琶丹青遇风月,尘世黄泉情相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