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晃晃悠悠的穿好衣裳,准备去吃个早午饭时,陈寺年早就不见了踪影。
宋颂打了个哈欠,自言自语道:“还挺懂事,省得我给他做饭吃。”
她刚把灶火生好,陈寺年便拎着一包油纸裹着的糕点走了进来。
他耳尖通红,说话也磕绊,“糕点送你,多谢你昨日救我,还收留我留宿。”
宋颂冲灶台扬了扬下巴,“哦,你放哪儿吧。我现在要做饭,没空吃。”
陈寺年将糕点放下,留下一句“以后少看些风流话本”,便匆匆跑开了。
宋颂没有理会他,她可不想一大早的,就为这点小事儿动气。
她给自己煎了两个鸡蛋,香油在锅里滋滋作响,蛋香四溢。
咬上一口,鲜美极了。
不是她不想做别的,实在是厨艺有限,除了煎蛋、蒸蛋、炸蛋、炒蛋,她还真拿不出别的花样。
做饭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个无解的黑洞。
吃饱喝足后,宋颂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抱着木盆和换下来的衣物,慢悠悠的往河边走去。
溪水潺潺,漫过河中的黑石,树荫下传来一片参差不齐的捣衣声。
正巧,已经有几个妇人在河边浣洗衣物。
宋颂向来能说会道,三言两语便和她们熟络起来。
一个妇人好奇问道:“姑娘,怎么以前都没有见过你?”
宋颂笑着回答,“我刚搬来不久,前几次来洗衣裳都没见着大家。”
“你一个人来鹿城的?”
“嗯嗯,来这里讨口饭吃。”
一个穿着褐色衣裙的中年妇女提醒宋颂,“小娘子,你一个人住可得小心些。最近城里头混进来许多妖魔鬼怪,可吓人呢!”
宋颂故作惊讶,“怎么回事,我以前没有听过这事儿。”
“鹿城要出兵打仗了,不是跟人打……是跟鬼。”那妇人神秘兮兮地说,“我估摸着,那些妖鬼按捺不住了,偷偷溜进城了。”
另一个婶婶抬起头,插嘴道:“哎呦,可不止鹿城。人间十二州都要出兵呢!这些天还是别出城了……”
昆仑在某些方面挺厉害的,能鼓动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去跟鬼打仗。
跟“传销头子”和“励志大师”有的一拼。
宋颂听了,心里没什么感想。
那褐衣妇人又问:“小姑娘,你要鸡血吗?洒在门外,能驱邪。”
宋颂摆了摆手,笑道:“不用了,多谢婶婶好意,我打算这几天就去买些鸡回来。”
她嫌院子里太冷清,只有一棵海棠树,没什么生气,便想着养几只小鸡仔,既能添点热闹,过年还能杀鸡吃。
娇娇家的鸡蛋,她接着买。没了鸡蛋,她都不知道怎么活。
宋颂一下午都在院子里捯饬。
又是种花又是往海棠树的枝桠上绑秋千,虽然忙,但是充实。
到了晚上,她就趴在书案上看书写文章。
等她攒够钱了,她就去买画笔和画纸,然后画绘本!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安生又忙碌的日子,宋颂开始渐渐遗忘鬼界和霁钺,也开始慢慢融入鹿城平凡的生活中。
这天,她照常去西市的猪肉铺子上工。
下工时,天公不作美,正巧遇到瓢泼大雨。
她站在屋檐下等了许久雨也没有停,眼见天快黑了,她怕再半路遇上鬼物,便打算淋雨回家。
这时,一个身穿杏色短衫的小女孩撑着一把伞朝她走来。
她扬起脸,问:“姐姐,要买伞吗?”
宋颂一边往她伞里面钻,一边问:“买买买,多少钱?”
“三文。”小姑娘从怀里拿出一把蓝色油纸伞,递给她。
宋颂付完钱后撑起伞就往家走去。
她刚推开里屋的木门,便见一个小姑娘蹲在躺椅旁。
外面雷声滚滚,雷电闪烁,照在小姑娘苍白的脸上,好不渗人。
小姑娘站起身来,怯生生的看着宋颂,嗫嚅道:“姐姐,雷声好大,我好怕。”
宋颂随手将伞扔到地上,拿着手帕抹了把脸,冷声道:“你先别怕,我比你还怕。”
她指了指地上的伞,目露愠色,“我记得你是在西市卖伞的那个小女孩儿吧?我走的时候你也没跟上来啊。”
她盯着小姑娘的眼睛,一字一顿道:“你不解释解释,你为什么在我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