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对而坐,共品一个茶壶里倒出来的粗茶,关系倒是和缓了许多。
傅宁珞:“我爹跟我说过,陛下是个很有肚量的人。”
当然,这份肚量是对圣上看重喜爱之人,若是十分憎恶之人,圣上的心眼就会变得比针眼还小。
但谁让老爹如今简在帝心呢。
便是不说皇帝会不会抓着她偶尔喝点汤的事不放,便是那些朝廷大臣应该也不至于这般没眼力,这般愚蠢。
一来,不如她爹地位的人不敢轻易得罪她爹。
二来,敢得罪她爹的人如果去告黑状,会不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毕竟没有哪位大臣会盯着一个小姑娘每日吃喝什么。
便是御史台那些没事都要找出一点事来的也只会盯着皇亲国戚。
一个三品大员的女儿,还不值得他们费心。
所以,如果真有人看到或者听到她喝了一碗排骨汤,跑去皇宫与英明神武的皇帝说:
陛下,臣看见傅家小姑娘在街上喝汤呢,一口馒头一口汤,吃得可欢快了,您赶快治她一个欺君之罪吧。
皇帝会是什么反应?
大概会很不愉快的心想:你一个朝廷大臣,正事不干,就盯着人家小姑娘吃什么?
所谓欺君之罪,全看皇帝怎么断。
皇帝说没欺君,那就没欺君,皇帝说欺君,那就是欺君。
父亲同她讲过,皇帝不喜欢一板一眼迂腐的人,喜欢有才华又不拘一格长相好的才子佳人。
她勉强也符合这一点,而且她还年纪小,算半个孩子,她爹罚她,那就是父亲罚孩子,试问孩子被父亲惩罚,还没偷过懒呢?
以皇帝的肚量,不会与她计较这点小事。
这也是昨晚她爹不跟他们一起在衙门吃饭,她忽然想明白了的事。
其实老爹是隐隐告诉她,只要她不在他面前吃好吃的,不让他知道,那就没多大点事。
皇帝看重的是她爹听不听话,是否表里如一,却不在意她一个小姑娘耍滑头。
可惜昨晚和她在一起的两个人,没一个怜香惜玉,一口好吃的都没给她。
因此,今早她才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弄点好吃的补偿自己。
反正只要韦涧素不去老爹面前告发她,她就不会有事。
真论起来,傅宁珞巴不得有人去皇帝面前告状。
这样她就有机会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哭求皇帝换个惩罚。
她如今才十四岁,十二岁以前,她无论怎么吃都只横着长,不长高,这就导致有段时间她都快胖成一个球了,还矮矮墩墩,连轻功使出来都大打折扣。
与她同期拜入陶明山一样大的苏十一都比她高出半个头,每每嘲笑她是个矮胖子。
直到前年,她忽然往上窜高,一路长到只比同龄人略矮一丢丢,所以傅宁珞要抓住这段黄金时期,一路超过同龄人。
骨头,肉,不能少。要吃好,还要吃饱,打死她都不可能真的乖乖吃馒头。
有什么事能比一个小姑娘长身体还重要呢?
傅宁珞想到这里,又捧着排骨汤享受地喝了一大口。
“要是有人去陛下哪儿告我,我会感激他的。”
“大夫说,我眼下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喝骨头汤可以长高。相信我和陛下这般解释,陛下肯定能理解对于我一个小姑娘而言,成长的重要性。”
“还有,我被罚是因为我被雀枝楼坑。虽然我想占便宜去那雀枝楼凑热闹是起因,但雀枝楼坑我是事实。”
“陛下英明神武,他不说,不代表不知道。我若是被告到陛下面前,我就哭诉雀枝楼害苦了我,你看陛下讨厌谁。”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傅宁珞阴恻恻笑,看谁怕谁?
韦涧素听到“雀枝楼”三个字,沉默不言了,垂下眼皮喝了一大口茶。
因为喝得急,差点被呛到。
傅宁珞鄙夷瞧着他,喝个茶也能把自己呛到。
果然,白术把他当孩子一样照顾不是没道理。
“你喝茶能喝饱?给你买的面都快坨了。”
目下天凉,刚捞出来的热腾腾的面放了一会儿就不烫了,韦涧素开始吃面。傅宁珞见他吃相优雅,看不出好不好吃,便问:“味道如何?要是好吃,我下次再来吃。”
韦涧素点头,“面做的很劲道,汤浓而不腻。”
傅宁珞满意,她就喜欢花钱花得值,毕竟她所赚的每一文钱都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