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秋冬交替之际,并非掖城的旅游旺季,街道上行人寥寥,脚步匆匆,街边的商铺大多门可罗雀,店门半掩,透着冷冷清清的气息。路沉慕独自漫步在街头,脚步看似漫无目的,实际上她今天出门是有目的的——她想为墨染挑选一份杀青礼物。只是,这份隐秘的心思里,究竟有几分是源于心底暗涌的情愫,有几分源于欺骗的愧疚,连她自己也如置身迷雾之中,分不清楚。
她沿着街道一路慢行,目光在街边的商品上一一扫过,却始终没有发现能让她满意的物品。不知不觉间,她拐进了玉石一条街,这里的氛围明显比外面的特色小商品街热闹几分,街道上,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所以,当路沉慕这样一个身姿挺拔、气质卓然的年轻女性突兀地走进来时,周围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住,大家纷纷侧目,投来好奇的打量。
眼尖的摊贩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路沉慕,暗自打量着她的穿着气度,心中判断这一定是个出手阔绰的有钱人,于是纷纷满脸堆笑,围拢过来,热情地招揽着生意。路沉慕看着围到身前的几个店老板,挑选了一个看起来五官端正不像奸商的人,微微抬了抬下巴,用动作示意其带路。
被选中的老板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一声,转身在前头引路,一边走一边热情地介绍道:“贵客这边请,在下刘德宝,在这玉石一行摸爬滚打已经四十多年了。咱们这儿临近祁连山,盛产祁连玉。虽说祁连玉不像和田玉、蓝田玉那般声名远扬,可它玉质温润细腻,色彩斑斓丰富,关键是产量可观,价格亲民,所以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这几年呐,好多游客都专程来我们这儿买玉,一买就是好几块呢。我瞧您面善,应该不是头一回光临咱们掖城吧?”
路沉慕笑着摇了摇头,“刘掌柜,我这是第一次来掖城,恰巧逛到这儿了,就进来看看。”
“好好好,那咱们可真是有缘呐。” 刘老板擅长接话,巧妙地回应着。
祁连玉最早在《山海经》中便有记载,而《海内十洲记》里描述的西王母赠送给西周国君的夜光杯,极有可能便是祁连玉雕琢而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祁连玉的销量也水涨船高。
不多时,刘老板带着路沉慕来到了自己的铺子。一踏入店内,琳琅满目的玉石制品便映入眼帘,件件雕琢精细,工艺精湛。路沉慕伸出手,拿起几件玉器,放在眼前细细端详,只见它们个个晶莹剔透,做工无可挑剔。但是将玉器握在手中,摩挲感受时,却发现触感极为普通。她接连挑选了几个,都是如此,于是忍不住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
刘老板在一旁察言观色,敏锐地察觉到路沉慕应该是个懂行之人。他一边熟练地摆弄着茶具,准备沏茶,一边偷偷打量路沉慕,心里总觉得这姑娘有些眼熟,感觉像个明星。终于,他忍不住试探着开口:“姑娘,恕我冒昧,您是不是明星啊?我总感觉好像在电视里见过您。您这气质,还有这长相,实在太出众了。”
路沉慕听到这话,面上镇定,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不慌不忙地回应道:“老板,您真会开玩笑,我就是个普通人,可能只是跟谁长得有点像吧。”
刘老板听路沉慕否认,于是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只能笑着点头:“哈哈,可能真是我看错了,姑娘您别介意。” 随后,他凑近一步,轻声说道:“姑娘,其实这楼上还有一层,如果您对楼下这些都不满意的话,可以上楼看看,不过楼上的玉石可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价格嘛,自然要比一楼贵上好几倍。”
路沉慕一听,当即来了兴致,示意老板先带她上楼看看。
二楼的空间远比一楼局促,正对楼梯口的靠墙位置,摆放着一排精致的架子。架子上整齐排列着大约七八个打开的锦盒,每个锦盒中都静静躺着一块玉石,这些玉石颜色各异,形态万千。房间侧面则摆放着两把太师椅,中间是一张方桌,桌上摆放着一套古朴的茶具。
刘老板微微挺直身子,脸上带着一丝自豪,说道:“这可都是我们老刘家做玉石生意几十年来,陆陆续续收藏的宝贝。平时很少让人上楼参观,今日见您气质不凡,对玉石似乎也有所研究,所以才特意带您上来瞧瞧。”
路沉慕心中暗自觉得好笑,心想:“老板,那你可是看错人了,我对玉石一窍不通。” 但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缓步走到架子边,开始一一打量架子上的玉石。
刘老板则自顾自地在太师椅上坐下,拿起桌上的茶具,动作娴熟地开始沏茶,同时嘴里说道:“您慢慢看,要是有看中的,价格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