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底,北城大学报道日,唐逸枫和舒望今年第二次来到了这里。
上一次来是学期末,舒长亭结束教学生涯最后一堂课,迎来了自己的光荣退休日,她们和张静月一起来给他祝贺。
这一次来,是因为有人马上要大一开学了。
“诗晴!这里!”
唐逸枫站在校门里跳起来挥手,又和舒望一起走到门口迎接刚下车的两人。
陆识薇直接就是一个呼喊,“你快过来搭把手来!”
石碑雕刻的“北城大学”四个字伫立在阳光下,新入校的年轻学子带着好奇与憧憬步入校园,一些家长拉着孩子在门口合照留念,黄诗晴看着这熟悉又久远的场景浅浅笑起来。
“你也想拍啊?没事儿,等报道完了咱再来,那时候人少点。”陆识薇把一个大号手提袋塞给唐逸枫,自己拉过黄诗晴的行李箱。
“嗯,好。”
今早陆识薇打车去车站接到了黄诗晴,带她一路直奔母校,当年嘈杂不堪的北城站近年终于安静下来,多数车次都被分流到新建成的各个高铁站去,今天黄诗晴也是从其中一个新站点抵达北城。
新的站点,新的开始。
几人先去报道处做完登记,再去宿舍放行李,还是跟当年一模一样的上床下桌四人间,只不过木质桌椅旧了点,楼层也变成了五楼。
陆识薇刚爬到五楼就气喘吁吁,边捯气儿边感慨,“还好咱当年就住三楼,要是住五六楼,我估计天天都不想下楼了……”
唐逸枫难得赞同她的话,“确实,不是说新建成的几栋宿舍楼有电梯么,怎么没分到那栋啊……”
宿舍里已经到了两位新生,正一脸好奇地瞧着这四个姐姐,陆识薇自来熟地去打了招呼,又跟唐逸枫两人七嘴八舌说起来。
“还缺什么啊,水盆?晾衣杆?等会儿陪你去超市买吧。”
“你说你这,一把年纪了还得去军训么,能不能跟导员说说,有没有什么大龄减免的?”
“二次军训也太惨了。”
黄诗晴爬完台阶倒是没她俩那么累的样子,“军训我觉得还好吧,不是很累。”
“姐们儿你是这个。”陆识薇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三下五除二帮她把床铺铺好,几人直奔食堂,陆识薇一马当先,“走走走,快去抢位置,今儿报道指定人多。”
“我想吃那个麻辣香锅了,海南鸡饭也想吃,砂锅米线也挺不错的……”
唐逸枫就听不下去了,“你怎么跟个饿死鬼一样。”
陆识薇想揍她来着,奈何人家说完就躲到舒望身后,一点脸没露出来,俩人凑一起咬耳朵说悄悄话,陆识薇见了愤怒地拉着黄诗晴越走越快。
在叮呤咣啷的食堂声响中,陆识薇对着四个绿色托盘开始报喜。
她隔一年就投递的短片终于有了成效,入围了一个今年早些时候的国外影展,从几千部参评作品中成功杀入最终十几部终评,虽说最后没拿上奖,也让她高兴地在朋友圈大庆了三天三夜。
现在还嘚瑟呢,“都别着急啊,等姐以后发达了就带你们飞!”
陆识薇对着三人点兵点将,“就请诗晴给我做预算控制,小枫当文学顾问,学姐可以去帮我造景。”
她说得有模有样的,唐逸枫打趣道,“你想得可真美,我们出场费很贵的。”
舒望也跟着开玩笑,“可以给你算个亲友价。”
黄诗晴看着三人一句跟一句,自己也低头笑了,故友重逢,一如青春年少的模样,再好不过了。
-
饭后她们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拍拍照,陆识薇给周玲打去了视频通话,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周玲:“你可真能憋的,临报道前一天才告诉我们这事儿,我都请不下来假。”
黄诗晴:“我本来没想麻烦你们的,想着安顿好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