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鲸发问,“你个小畜生,快说这人参是怎么回事,怎么发霉了?是不是你偷偷买了一些低劣的人参来换这次宫里的人参?想要中从牟利?你要是不好好交代立马斩了你。”
张青惊恐地道,“太后,奴婢,奴婢就是有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啊,我前几日还是照常去的百草堂采购药材进宫,采购进宫的药材尤其是万岁爷用的,底下的奴才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的,那百草堂和宫里合作已久,从未发生过差错,而这次怪奴婢竟然疏忽大意,竟没有抽查清楚里面的药材,才让万岁爷受了此苦。”
刘院使十分惊讶地道,“我在太医院也在将近三十年,百草堂这些年提供给宫中的药材,全是精心挑选的上等货,且从未发生过错误,如今竟会发生这种事。”
张鲸又道,“太后,既然现在发现了一批有问题的药材,奴婢请求现在去彻查那天进宫的其它的药材,要是其他药材还有问题,宫里其他妃子用了怕是也不妥。”
李太后点了点头。
张鲸再回到乾清宫时,已经是酉时,李太后已经回到了慈宁宫,于是张鲸又马不停蹄地向翊坤宫走去。
“太后,奴婢罪该万死!”,张鲸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李太后单手拨弄佛珠的手停了下来,脸色十分不悦,“怎么,事情查清楚了?”
张鲸擦了擦眼角的泪道,“这次宫里从百草堂采购的药材有,人参五十斤,高丽参三十斤,山东阿胶五十斤,东海珍珠五颗,还有五十副‘去风散’。人参和高丽参这两样有一小部分是发霉的,而那五十副‘去风散’,对比以往的少了一味炙甘草。”
去风散’是宫中治疗轻微头风症的常药,里面分别有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这几味药,这‘去风散向来百草堂那边配好一整副给宫里的。”
见李太后越发阴沉的脸,张鲸停了下来,不敢再发一言。
“你继续说。”,李太后又拨弄起手里的佛祖。
张鲸继续道,“百草堂在世宗皇帝时期,就和宫里建立合作关系了,三十几年来并没有发生过一丝错处,可能正是因为如此,这次负责外出采购的人,出于对百草堂的信任,并没有认真检查每一件货物,才导致了这次送进来的药材有问题,奴婢已经把负责此事的人关押起来了。”
“这百草堂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如此偷工减料,怪不得皇上的头风症一直不见好转呢!原来是少了一味药!”
百草堂是京师第一大药堂,创始人赵伊衡在成化年间创立了此药堂,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的经营,逐渐变成了京师有名的大药行,凭借着各方面的优势,终于在嘉靖年间和皇宫达成了合作关系,从那时候开始宫中和皇室中绝大部分药材都被百草堂包揽了。
也是因为搭上皇宫这条线。起百草堂因此成为了京师第一大药行,不单只在京师,在其他五个省份也是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药行。
张鲸道,“但此事,罪还是在奴婢,是奴婢没有教好底下的人,请太后责罚。”
“损害龙体,你就是死一千次也不足惜。”,李太后忽然冷笑了一下,“果然生意做大了,人就会变的自大起来。”
“你!后面我自会处置,现在你速速去查百草堂到底是怎么个事。务必给我一个交代。”
张鲸磕着头道,“太后,奴婢这就去。”
谁知张鲸前脚刚走,李太后房内忽然传来一声尖叫,李太后的贴身宫女彩月急匆匆地走到前堂,“太后,太后,那,那尊白玉观音碎了......”
那尊白玉观音,也是前几日和那匹药材一起进宫的,李太后是个及信佛的人,平常吃花斋,她所住的慈宁宫还布置了一个大佛堂,宫女还自称她为观音娘娘。
两个月前,百草堂的大公子去山东置办药材时,曾听闻一个卖丝绸的商人说,当地有一尊白玉观音颇为来历,是北宋庆历年间所产,历代供奉者都说这玉观音十分灵验,于是他便花重金买了回来,打算以药堂的名义奉送给李太后,恰巧前几日有宫里的人来百草堂采购药材,便让宫里的人带去了,送给李太后。
一旁的太监怕太后生气,便巧言,“太后娘娘这是好事啊,这菩萨,是替娘娘挡灾了。”
李太后眉头一皱,道,“是吗?那你说说本后有什么灾?”
那太监一下子就跪了下来,双手交替着掌自己的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奴婢说错话了,太后娘娘福泽深厚,怎么会有灾。”
李太后走进了房内,看着那堆观音碎片道,“我倒是要看看,那百草堂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