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视线停留在她的生日上——11月24日。
其实季来之从没告诉她,在他们相遇的那天的前一天是他的生日。
他那天在看朋友寄过来的一本书,当中有句话“世界上任何一座牢笼,爱都能破门而入。”特别有名的一句话。
他不明白,因为父母的爱本就是他的一座牢笼。
他当时更喜欢这本书的另一句话对个人主义者的见解——
大概意思是,除非是我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何东西在我的眼里具有价值,我需要找到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自我。[注]
但第二天他就遇见了郁圆。
她让自己重新认识了这句话。
爱真的会在某一天破门而入,那么突然,那么耀眼,那么复杂。
......
“季老师你说,要哪个封面?”
小吴跟发行营销那两方的人争论得口干舌燥,最后让季来之自己拍板。
瞬时,整个会议室的人都看向那个捧着电脑坐在沙发上悠闲男人。
季来之毫无犹豫,指了指放在最边上那本,“那本。”
小吴拿起那本封面设计算不上言情小说中多华丽吸引人的试印本——米色的做旧褶皱底图配上UV工艺的红色玫瑰,摸上去触感光滑,与哑面背景形成对比。
既然作者本人发话,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只是这是季来之第一本言情作品,前期宣传上还要做不少工作,就怕读者们这次不买他的帐。
事情告一段落,临走的时候季来之跟小吴多要了本试印本。
-
郁圆这段时间被突如其来的流量砸得晕头转向。
因为她一次在场上说得一番话,被不断剪辑传播,在网上爆了。
当日辩题是,长辈认为的为你好是真的为你好吗?
——面对爸妈劝你考研考公是为了你好。
——“既然现在这个社会卷生卷死不如你们也去考个吧!不刚好有句话,50岁正是闯得年纪!”
——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给你安排相亲早点成家是为了你好。
——“大姑,既然你这么喜欢不如你给我换个姑父吧?”
——被说“不是自己家人谁管你啊,我咋不管外人?”
——“你为我好,我自己难道能为了我差嘛不成?”
讲完段子,郁圆就开始煽情。
“无可厚非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但我们今天不去否认那些长辈们曾经吃过的盐还是走过的桥。但是大人们啊,时代变了啊!”
“况且现在不少家长他们其实只关心你是否听从,而不是真的去了解你能接受这样的对你好吗?如果不能接受,那这难道不是一种隐形的压迫吗?”
“......”
其实就是一番简单的道理话,只是这一场前面队友们太给力。才让给她这个表现机会,再加上正值高校开学季,前段时间父母偷偷给孩子改志愿的事儿又被翻出来讲了一通。
算是她运气好,蹭上实事热点了。
当电视台那打来电话通知她增加个人采访,又约了时间做单独直播,这些事儿让她没什么实感,心里不踏实。这种感觉更是在她看着直播间的人数从零暴涨到十几万,满屏在刷的礼物和爱心,以及源源不断刷新的评论弹幕那一刻,达到顶峰。
第一次知道原来人出名了是这种样子,整个人飘飘忽忽的,不过看到工资进账的时候又特别实在。
-
她收到工资第一时间就约了乌子昂,请他吃饭。
法餐上餐慢,只上了餐前面包。知道他喜欢喝酒,郁圆先让人开了瓶托人法国带回来唐培里浓珍藏年份香槟。
透明的琥珀色液体沿着瓶口缓缓流出,落入高脚香槟杯中。细腻的气泡瞬间涌现,自杯底迅速上升,发出微不可闻的细碎声响。侍者旋转瓶身抬起,随后用酒巾擦拭瓶口,继续放回冰桶中。
“多谢啊师父。”郁圆举起香槟同他碰杯。
“不用。”乌子昂举着香槟,耸了下肩膀,实话实话,“还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
“就算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也不一定能复刻出你的那条路。”
“对了,店里到了个你的包裹。”随后他从随身包里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快递盒递给她,“北京寄过来了的。”
乌子昂手指点了点那个快递单上的名字,“名字有点眼熟,这谁啊?”
郁圆只是看了一眼,大方承认了两个人的关系,“前男友,在丽江认识的。”
“能拆开吗?”
反正还没上菜,无聊得紧。
“拆吧。”郁圆不用想也知道是那串中药手串。
乌子昂当着她面,三两下拆了包装,拿出一个悬浮展示盒,那串棕色的手串静静地躺在里面,散发着淡淡的苦涩的药味。
“嗯?”他语气惊讶,“还有本书。”
这话勾起了郁圆的好奇心,她摊开手跟乌子昂要书,“给我。”
“欸等等。”乌子昂举起那本书,目光定格在作者名字上,“这是你前男友写的书?”
郁圆一把把书抢过来,看到作者名字确认是他,承认:“他是作家。”
她突然想起来,之前在一起的时候她问过季来之在每天写什么。
他那时坐在窗口,手还搭在蓝牙键盘上,鼻梁上架着一副银丝框眼镜,视线穿过蓝光镜片落在她身上,含着笑意说:“在写小说,如果能成功出版,给你一本?”
这人还挺遵守诺言的。
“你倒是厉害,跟你前男友们分手之后处得都还不错。”乌子昂还不忘打趣她。
乌子昂见过她谈恋爱的样子,恋爱的时候无微不至的照顾人家,分手的时候一个个受不了她坠崖式的冷漠,追过来求复合。
但她总能三两句给人哄得团团转,然后甘愿做为朋友继续相处。
郁圆抿了口酒暗暗腹诽。
不,这个应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