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上的钱已经规划好了,这五天绝对够用。
糖蒜几乎是泡馍的标配,她来到的这家店也不例外。只见老板端来两个大碗,一碗一个馍。一盘赠菜酱牛肉和一碗油泼辣子。
现在只要看到油泼辣子她就兴奋得很,有这万能辣子在,这碗到底会有多好吃她不敢想!
除此之前还有一碗茶,也是赠送,但她还是自掏腰包买了瓶冰峰,和油泼辣子简直绝配。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后要掰到黄豆粒大小。”这是刚刚上菜时老板说的原话,她一字不差的记住并且严格按照话的意思执行。
这东西但凡指甲长点都不好掰开,而且吃羊肉泡馍根本急不得,掰馍就需要把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很适合跟朋友一起来吃,这样中途还能聊聊八卦。现在没人跟郁禾聊八卦,她就看来往的人,也是一种乐趣。
她手上的羊肉泡馍,是半发面的馍,和下午吃的月亮馍那种全发面的手感不一样,吃法也不一样,半发面的馍是专门做来为了炒或者煮着吃。这还得感谢下午跟她聊天的热心阿姨的科普,想不到来到西安第一天就知道了一些没什么用但可以丰富阅历的知识点。
她还知道,馍这食物,其实是外来食品,为西域地区的Muslim,唐朝时和西域往来密切,馍就是那时候被引进,并且很快在市井中普及,聪明的吃货先人发明出各种各样的吃法,因为唐朝喜食羊肉之风盛行,所以羊肉泡馍最为出名。
而羊肉泡馍发展至今,也在速度上进行了改革,掰馍可以不再徒手完成,而是机器代劳。但机器掰出来的馍没有手掰得好,馍会被压得瓷实,重点体现在味道上面,瓷实的馍煮出来不入味,所以郁禾宁愿自己的掰得大一些,都不要机器来代劳,美食重点就在于美味,不入味就不好吃,那吃来干嘛。
四十分钟后,郁禾终于掰完手上的羊肉泡馍,赶紧带着碗走回店内放在出餐口上,弯着腰:“我要口汤,谢谢~”郁禾学着前边点餐的客人说,尽量显得自己是个有点“经验”的游客。
“得嘞,姑娘稍等。”老板给她一个发圈牌,示意她坐等。
在她的观察中,这羊肉泡馍还有另外两种吃法,干泡和水围城,可以说,给西安人一个馍,他们能给你泡下全世界。
比如小炒泡馍、葫芦头泡馍、三鲜煮馍、粉汤羊血、豆花泡馍等,还有一种名为黑暗料理的卤汁凉粉,这也是属于泡馍的一种。
这些知识点一部分是在小旅给的路书中看到,一部分还是来自那位热心阿姨的推荐。
想到阿姨,阿姨就出现,虽然不是同一位,但同样热情。
“姑娘,你这儿有人吗?”慈眉善目的阿姨礼貌问。
“没有没有,您坐。”郁禾看了一眼周围,原来不知不觉间就连外头的位置都基本被坐满。怪不得阿姨要来和自己拼桌呢。
“小姑娘来西安玩?”阿姨放下碗,一边掰馍一边说,她的步骤和刚刚老板说的口诀一模一样,但掰的馍却比郁禾小很多,是真正的黄豆粒大小。
这才是标准掰馍啊,郁禾心想。
“嗯,来玩儿几天。”郁禾语气礼貌又略显疏离。
“一个来的?”
“嗯,一个人。”
“嫽扎咧,一个玩得更自由,想去哪就去哪。”
“阿姨说得对。”
二人随意地聊了几句。
阿姨是个不喜欢冷场的人,她觉得既然都有缘分一起同桌吃饭了,那必须聊嗨咧。
“姑娘点的是羊肉还是牛肉呀?”
“羊肉呀,羊肉泡馍,不都吃羊肉吗?”阿姨为什么要这么问?
“我这是牛肉的咧。虽然叫羊肉泡馍,但我们基本多都点牛肉,关中地区的牛肉更好吃,羊肉嘛,差点意思。”说完,阿姨又小声地补充一句:“而且,这里羊肉价格贵,牛肉才更有性价比!”
“哦~那我下一份听阿姨的建议,也点牛肉泡馍。”郁禾同样小声回应。
“如果喜欢吃羊肉啊,我更推荐你吃水盆羊肉,陕北的羊肉才是极品!”
“我下午刚了水盆羊肉呢,味道确实可以,不过汤的味道更鲜。”
“美得咧!我每周最多就吃一次泡馍,久一点甚至一月吃一次,夏天吃得更少,咱们这里好多泡馍店在夏天都转卖烤肉,所以你现在来正正好。而且啊,我们都把泡馍叫做煮馍。”
“煮馍和泡馍不是两种食物吗?”郁禾突然来了兴趣。
浓浓的求知欲让阿姨赶紧往下说。
“我们老一辈都叫煮馍,因为这食物的味道在于煮,汤和馍都可以标准化,但煮馍很难,煮馍吃的是咱西安的市井气息,吃的是不同店不同的口味,所以你可以看到咱们这几步就有一家泡馍店。”
“原来是这样啊。”郁禾对阿姨的话深信不疑,本地大龄女士的话很有时可信度。
而且阿姨的脸上能看出很浓的故事感,说不定还是个什么厉害的人物呢。郁禾又问一个她一直以来都有的一个疑问。
“那羊肉泡馍为什么没走出西安呢?我在很多城市都没见到过羊肉泡馍的身影,见到了,也觉着好像不应该是那样做,所以在来西安之前,我一次羊肉泡馍都没吃过。”
“羊肉泡馍走不出西安咧,想走出西安,我内心也不愿意。”阿姨摇头,语气突然有些伤感和惋惜。
“为什么呀?”郁禾感觉到现在的气氛不像刚刚那么轻松了,带着不解问。
“我内心不愿意泡馍走出省,地域美食的背后是文化风俗,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一点很难被人接受咯。”
阿姨说完看着自己掰了一半的羊肉泡馍,“就好比我面前这一碗泡馍,掰一次就需要半小时甚至四十分钟的时间,你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耐心能坚持下去吗?”
“确实,不过我有啊,这世上不缺和我们一样有耐心的人,不必过于悲观啦。”郁禾反倒安慰起阿姨来。
“不止呢,你肯定听说过肉夹馍吧?”
“嗯。”郁禾点头:“我还吃过呢,最闻名的一道小吃,这个走出西安了都。”
“走出省就是我最心疼的点,名字是走出去了,但做法没有。你如果有时间,可以去吃一吃咱们这里正宗的肉夹馍,也只有在西安才能吃到正宗的味道。因为肉夹馍在走出省后被胡乱改造,大部分的商家连老老实实的做饼子,老老实实按照配方炖肉的耐心都没有。
随意捏出一把香菜,一把青椒,一勺随便熬的肉,一个随意揉捏的甚至是解冻的电烤饼,就组装好了所谓的‘西安肉夹馍’,还是走不出去的好,最起码还正宗咧。”
阿姨语气感慨,郁禾听着也不是滋味。
“美食的背后是当地文化,这话我觉得对,但现在在更多人的心里或许会觉得只要好吃,就是正宗。”
“这就是年轻人的思维哦,你的话也有理,或许是我老咯。”阿姨突然的释怀又让郁禾不懂了。
或许等她到阿姨这个年纪就懂了吧。
从跟阿姨的对话来看,她是个很热爱自己家乡的人,希望大家知道家乡的特色美食,但是又不希望家乡特色美食被打上不属于它的标签味道。
她好像突然开窍了一些,懂了点旅行的意义,只有身在这座城市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食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