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谢谦然醒得很早,而且心情很愉悦。
中午她要去给沈沂水送饭,顺便见一见老姚正在上初三的远房表妹。
早晨起来,她带着可循环使用的布袋出门买菜。
下楼时遇见邻居——就是谢谦然第一次来找沈沂水时,在小区大门口遇见的那位邻居。
初见时邻居对谢谦然还是鄙夷的态度,认为她是来打秋风的。
谢谦然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在几次买菜回家,或给沈沂水送饭被撞见之后,邻居的态度便转变了。
“又去买菜给你姐姐送饭呀?”邻居笑眯眯道。
谢谦然点头。
“是要自己买菜做饭,现在这些年轻人哦,天天点外卖,不知道多不健康。”邻居一面走进电梯一面道,“你姐姐也是,我就没见她做过饭。还好你过来了,要不然啊我看她那个身体是要垮掉的。”
谢谦然也跟着进了电梯,没接茬:“您也去买菜吗?”
邻居高兴地应道:“对啊,听说今天菜市场鲜虾打折哦。对对对,你不在我们买菜的群里是不是啦,我拉你进群哈……”
在邻居热情的帮助下,谢谦然以九五折的价格买了鲜虾、西兰花和藕尖。
费了些时间,做了一道蒜蓉开背虾,一道白灼西兰花,一道酸辣藕尖。
虽然菜色只有三样,菜量却是很大的。因为沈沂水的同事们也要吃。
谢谦然把午餐分装好,便出发去律所。
半小时后到律所,已经有人在门口等着接谢谦然了。
谢谦然轻车熟路,跟着进了律所,饭盒在收拾好的大办公桌上摊开,便功成身退。
她怀里抱着沈沂水独属的粉色饭盒,退到沈沂水身边。
“沈老师,这是你的。”
众人都已经习惯沈沂水受特别对待,只一边嚼嚼嚼一边感叹:“真好,唉,老天爷也请给我天降一个这样的妹妹吧。”
另一个人摇头:“都说了,指望多个这样的妹妹,几率比在现在指望找到好对象还低。”
沈沂水自在一旁享受众人的艳羡,顺带和谢谦然聊闲天:“最近学习学得怎么样?”
旁边的人听了都叹气:“哪有沈老师这样和小朋友聊天的,哪家小孩愿意一到周末就被人问成绩……”
话刚落地,便见谢谦然眼睛亮亮地回答沈沂水的问题:“挺好的,我们物理课最近新学了一个单元……”
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愣是说的刚才叹气的人都沉默了。
好,好好好。她忘了谢谦然是省二中自主招生第一了。
也是个卷王之王啊。
不愧和沈沂水是一家的。
午饭吃完,谢谦然还蹲在沈沂水旁边,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能聊。
众人都奇怪,两个年龄差了约莫有八到九岁的人,一个学生,一个律师,哪儿那么多话能聊。
老姚走过来,喊谢谦然去和远方表妹面谈时,沈沂水自己都有些惊讶。
谢谦然脸上写明了“不舍”两个字。
沈沂水在察言观色上迟钝得很,没看出来。
老姚却看出来了,哼笑道:“没想到啊,一向娃见嫌的沈沂水也有这么受小孩儿欢迎的一天。”
谢谦然抿了抿嘴,想说自己不是小孩,但忍住了。她现在之所以可以这样无所顾忌地与沈沂水相处,就是因为年龄上占了优势。
老姚拍了拍她的肩膀,又道:“行了行了,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拿下我的远房表妹,让她乖乖跟着你学数学。”
她下巴朝律所里边扬了扬:“估计没和你说吧,你们家沈老师自己读高中的时候,也是在省二,连续蝉联了三年的全校第一。”
她促狭地念咒语般叮嘱道:“可别给沈老师丢脸啊。”
以沈沂水为条件的咒语效用十分明显。
谢谦然原本并没有过分看重一次为了经济收入而进行的面谈,但老姚这么说,她就不得不把事情看得重要了。
老姚的车子在一家咖啡厅前停下。
谢谦然走进咖啡厅,一个个子娇小、脸颊肉肉的小女孩便同她打招呼。
老姚为表尊重离开了,留空间给两个小朋友。
小女孩人虽小,架子却大:“听说你是尧县自招考进省二的,自招和中考不一样吧?”
谢谦然自如道:“不一样,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自招的难度比中考更高。”
小女孩抿了抿嘴,又道:“可是你现在已经上高一了,中考的知识你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吧?”
谢谦然似笑非笑:“你可以试试。”
试试就试试。
小女孩竟然真的掏出一套卷子甩在谢谦然面前。
下巴一扬,示意谢谦然做一做。
“给你两个小时。”
谢谦然拿起笔,笑了笑:“半小时吧。”
小女孩哼笑道:“吹什么牛……”皮。
话还没说完,她便看见谢谦然把一连串字母填在了选择题的括号里,然后是填空题。
她好像不用思考,看见题目的一瞬间,眼睛左右扫动两下,便把答案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