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陈盎赶紧缩回头。
好险。
应该没被发现吧?
姜沫好奇:“小盎,怎么了?”
陈盎摇了摇头,坐上小电驴后座,催促道:“没什么,赶快去你家吧,我有点累了。”
姜沫带着她一路稳稳当当地来到了民宿。
她家民宿位置很好,一推开玻璃落地窗,似乎就能和汹涌的浪花迎面亲吻。一楼有个篮球场大的蓝色无边游泳池,二楼有个延伸出去的玻璃露台。
装修风格清新古朴,几面墙刷了白色油漆,几面墙保持原汁原味的黄褐色岩石块。大堂里还设了一个咖啡吧台。
姜沫带她参观了一会儿,陈盎夸赞道:“好漂亮啊,怪不得你家生意这么好,小富婆。”
姜沫摆摆手道:“嗐,我家生意也不是最好的。有些村子统一运营,每月给租金或者分红两种模式由村民自选,经营得好的可比我家赚得多多了。”
陈盎羡慕道:“要是我也这么有钱,上班就没那么痛苦了。”
五月并不是金塘旅游的旺季,人不多。
坐在姜沫的小电驴后座,陈盎去看了清朝时期地主家的老宅,去网红的彩虹村拍照打卡,去细腻如金的沙滩任由海浪吻过脚背,还看到远处的半山腰平地有一排长方形的太阳能发电板,正兴致冲冲地想去看一看高科技,结果姜沫告诉她,这些都是村民晒咸鱼的木板。
再回到民宿时天色已经很黑了。
在房间躺了一会儿,姜沫喊她下楼吃饭。
姜妈妈煮了许多当地的特色菜,炒海螺肉、家烧带鱼、炸鳗鱼几、炒绿豆面、肉羹、山粉夹、蒸肉圆,主食做了姜汁索面和蒸年糕。
姜妈妈说道:“沫沫,刚入住的几位客人估计还没吃饭,你打客房电话问问,要不要在这儿吃,咱们今天的菜免费。”
“好咧。”姜沫去前台拨电话。
陈盎坐在餐桌边,低头打字问齐馨今天什么情况,可对面久久没回复,等一抬头,看见楼梯上走下来几个人,打扮眼熟,正是今天下午那座小院里看见的。
陈盎和陆屿安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双方相互一愣。
接着,陆屿安迈着长腿,坐到了她旁边。
姜沫看出两人的神情不对,问:“小盎,你俩认识啊?朋友?”
陈盎想了想,点头。
姜沫道:“这也太巧了吧,原来你在温城不止我一个朋友哦。”
“我们也是从临城来的。”陆屿安开口。
“哦?”
饭间,两拨人边吃边聊天,陈盎得知,今天下午看见的石头房小院,原来是陆屿安家的祖宅,他爷爷年轻时曾居住在这里。算起来,和姜沫家往上几代还是同一个祖宗。
自从上次老街一别后,陈盎和陆屿安已经很久没说话,一顿饭后,两人关系倒是稍微缓和了点。
陈盎想帮姜妈妈一起收拾碗筷,姜沫却推开她,推荐他们去二楼的露台看星星。
和陆屿安一同前来的几人纷纷说太累了,要回房休息,于是就剩下了陈盎和陆屿安。
陈盎本来不想去的,但陆屿安站在楼梯口,回身看她,仿佛在等她。
姜沫撞了撞陈盎的肩膀,往她手里塞了两杯咖啡,道:“小盎,快去吧,景色难得,人也很难得哦。”
“我不是……”陈盎想解释,却被姜沫推到了陆屿安面前。
陈盎递给他一杯咖啡,陆屿安接过,道:“一起去吗?”
陈盎道:“嗯。”
二楼的露台用钢架搭建,玻璃铺就。坐在边缘的位置,双脚悬空,脚底是蓝色无边泳池,从这个角度看去,泳池似乎连接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浪是黑蓝色的,头顶的星空也是。
山野灯光很少,只有沿海而建的一号公路依稀点亮路灯,照映着港口的渔船。五月刚进入休渔期,俯瞰下去,渔船停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在黑夜里有一股士兵站岗般的、庄严的静谧感。
月亮很亮、很圆。
漫天星子。
陈盎先开口问:“所以,你这次回金塘,是为了陆奶奶?”
陆屿安嗯一声,道:“她想来住一段时间,我先带人把地方收拾干净。不过也不全是因为她。陆氏在这边投了个旅游项目,需要我来看看。”
陈盎想到他之前常来温城出差,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陆屿安问她:“什么时候回临城?”
陈盎答明天。
陆屿安:“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不多玩几天。”
陈盎倒是想!苦着脸道:“因为后天要上班啊。”
陆屿安同情地看了她一眼。
陈盎觉得他的表情很欠揍,努力按捺住怨气,问:“那你呢,什么时候回临城?”
“明天吧,送你回去。”
“我可以自己回去。”
“顺路而已。”陆屿安斜睨她一眼,问,“第一次来温城吗?”
陈盎喝了口咖啡,点头:“是啊,以前一直在上学,没空出去玩。后来上班了,我爸妈又不放心我和朋友一起出来玩,今天还是先斩后奏。”
陆屿安嘲讽道:“没想到,你还是爸妈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