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迟疑了一下,又说:“大娘子,从前您就说过,如果有利益冲突,应当回避。芸娘做事很谨慎,但是她毕竟也是曾家人,由她来管云来客栈的账目,总是不妥。您看……”
沈嫣点点头,这话说得不多,她思考片刻,说道:“云来客栈的账务,回头我们派一个会计过来。芸娘可以管理塌房、邸店和码头的账目。以后那里业务增长很快,需要她这样的熟手来管。客栈的业务相对简单,我们派个新人就行。”
米雪见沈嫣采纳了她的意见,也就放下心来。
随后,米雪服侍沈嫣睡下,这回沈嫣还是住在独立的客苑,若不是预先知道沈嫣要来,曾老头特意替她留的。云来客栈的客房可是很抢手的,若是掌灯时分才来,那指定是没有空房了。
知道沈嫣到了陕州,赵主簿第二天就来见沈嫣这个大财主。
“沈大娘子,这些日子可好啊?”赵主簿对着沈嫣这个投资人无比地客气:“云来二期虽然还没有建完,可是您看这车水马龙的,哎呀,咱们陕州的日子可算好起来啦!”
沈嫣笑道:“我听说了,附近落户了很多码头的工人,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大人之功。”
沈嫣倒不是恭维他,这位赵主簿胜在听劝,很多地方官员要么为了政绩,要么为了敛财,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刮地皮”。
沈嫣之前跟他提过,降低税负,吸引流量,为来往商客打造一个低成本的一体化综合交易中心。
这些赵主簿都听进去了。陕州当地没有摊派力胜钱之类的附加税,过税收的极低,在邸店交易收的住税,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这样一来,商客们纷纷涌入陕州云来邸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官府监管,童叟无欺。
所谓交货,邸店提供提货单作为凭证,可以现场检验。甚至有头脑灵活的商客,直接把提货单背书后转让,省去了很多运输装卸货环节。提货单倒成了近似于金融票据的一种凭证。这是沈嫣始料未及的。
这种官府认证的提货单,沈嫣也给了一些意见,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两种文字书写,并且有天干地支的密押,极难仿制,因此认可度很高。
交易量大了,陕州收的税也就增加了。何况落户了那么多码头工人,人头税也少不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赵主簿受到顶头上司的表扬。
关键人家不是用刮地皮的方式,而是切实振兴了地方经济,百姓也是一致叫好。
“听说,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说媳妇,人家一听是陕州的,立刻就同意了!”赵主簿喝了一点酒,兴致很高:“说我们这里找活儿容易,人只要勤快一点,养活一家子绝没有问题。”
沈嫣也很看好陕州的发展,等到云来二期竣工,运河两岸的官营和私营塌房全部建起来,港口吞吐量和转运量将进一步提升,届时陕州必定是大兴到洛都之间最兴旺的一站。
二期建完之后,剩下的一点土地,沈嫣也不急着开发,到时看看能不能做好配套,没必要一股脑儿地建塌房,到时或许有别的机会。
赵主簿倒是询问沈嫣,她想涉足什么产业,尽可以和他说,云来附近可以保证她的“垄断地位”。别说,这个赵主簿还是很有生意头脑的。
沈嫣也谢过了他的好意,这个问题还需要考虑一下。目前陕州只有她一家邸店足矣,连地方吏掾办公,都是直接在云来邸店进行,她暂时只要垄断这项业务,就可以了。
等沈嫣离开陕州,也带走了一批工匠,毕竟二期项目进入尾声,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工匠了。
与此同时,经过实地勘测,她承接的第一个园林项目——狮子林即将开工。所以她要调集人手,到洛城去。
孙匠师自然要过去,还有那些契奴工人。沈嫣把他们从矿场调过来干挖掘运河的粗活。如今正好可以配合孙匠师,继续做建筑工人。
孙匠师年纪大了,性情温和,对契奴工人从来不打不骂。而这些契奴工人呢,外出干活有额外的补贴,虽说一个月只有两百文,但总比没有好。
而且工地上伙食不错,沈嫣按照前世的惯例,一天三餐,两顿有肉,可把人乐坏了。调他们到洛城继续干活,他们也挺高兴,在哪儿干,不是干,总比在矿里黑灯瞎火得好。
此外沈嫣也推荐了汪石匠过来,这回狮子林要用到大量的石料,必须雇佣专业石匠。孙匠师也从队伍里挑了几个熟手,跟着沈嫣一起来到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