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素绣将心 > 第10章 公主动怒,将军护花

第10章 公主动怒,将军护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蓝苏看着锦涟公主。

锦涟公主虽表面看起来很随和,但蓝苏依旧能察觉锦涟公主眼中的杀意。

可公孙信一并不在乎,他起身回应:“司徒大人来我将军府,真是稀客。”

公孙信一抬眸望向锦涟:“你二人来我府上,可又有什么急事?”

锦涟咬唇,看了一眼蓝苏,随后不紧不慢开口道,试要给公孙信一威压:“本宫今日是来传达皇上旨意的~”

传达旨意,可公孙信一并未瞅见任何卷轴。

他剑眉一蹙,带着恭谨又质询的语调,问:“殿下,往常圣谕降临,皆有明黄卷轴为证,可今日臣眼拙,还望殿下明示。”

锦涟公主抬了抬下巴,哼笑,说:“口谕。”

那一声哼笑尾音上扬,似对公孙信一今日之举极度不满。

她走到公孙信一身边,毫不避讳地直视公孙信一的双眸。

随后,朱唇轻启,挤出一个字:“接?”

此字出口,满是施压。

同时,话里话外皆是质问,仿佛再说:你还在犹豫什么?

锦涟的真实目的不过是想让公孙信一在她面前下跪,因为她今天生气了。

至于那所谓的旨意,不过是她信口胡诌、搬弄出来的幌子罢了。

她纯粹就是用作拿捏公孙信一的由头。

而想让公孙信一下跪,堪比登天,所以便仗着公主名号与这莫须有的 “口谕”,强逼公孙信一就范。

公孙信一心存疑虑,但他并不知锦涟公主是否真有皇上口谕。

公孙信一不能违抗皇上的旨意,只好撩起衣袍,单膝跪地。

即便单膝跪地,但他公孙信一的脊梁却未曾弯折分毫。

锦涟瞧着公孙信一撩袍跪地后,心里头方才舒坦了些。

她绕到公孙信一的身旁,伸出指尖,轻抚着公孙信一的双肩。

指甲有意无意划过衣料,每触碰一下都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哼,公孙将军~”

“你也知道,咱小公主那生日宴眼瞅着便到了~”

“到时那花荣殿定是贵客满盈,鱼龙混杂。”

说到此处,她微微一顿,“父皇英明,怕有心怀不轨之人溜进皇宫,坏了喜庆...”

锦涟越说越起劲儿,手上的力道不自觉加重,狠狠按了按公孙信一的肩头,继续说:

“所以呐,父皇金口一开,思量再三,便派了你——咱们花荣的护国大将军,在小妹生辰之际...”

“守——宫——门!”

说完,锦涟还不忘扬唇示威。

听完后,蓝苏都惊了,一旁的司徒剑也惊了。

守宫门?

一个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将军守宫门?

皇上如此英明,怎会传达这般愚蠢的口谕?

此举就是将公孙信一视为了普通门卒,不仅贬低了他将军的身份和地位,也寒了将士们的心。

军中士气受创,日后谁还愿为国家肝脑涂地、效命疆场?

将军都去守宫门了,那宫廷侍卫是不是就得回家种田了?....

蓝苏摇头,想想便觉得可笑,甚至觉得这公主愚蠢至极。

公孙信一摆头一笑。

他在想,既然如此便如了这公主的意,看这公主事后怎么收拾烂摊子。

于是,公孙信一沉声道:“臣,公孙信一,谨遵陛下口谕。”

蓝苏不解,身子微微坐起,心想:这怎么忍?公孙信一你不会是一个缩头乌龟吧!

锦涟用眼角余光瞟向一旁的蓝苏,观她神情,好似不服便慢悠悠走到古琴边。

锦涟看自己都走来了,蓝苏依旧没反应,便快步上前给了蓝苏一巴掌。

那一巴掌直接在蓝苏脸上留下了巴掌印,那尖锐的指甲还将蓝苏的脸划过了一道口子。

“贱婢!”

蓝苏吃痛,下意识捂住脸颊,倒吸一口凉气,“嘶……”

不久前才刚挨过一巴掌,旧伤未愈。

如今又添新痕,就算蓝苏性子再坚,眼眶也不禁泛红,泪珠打转。

公孙信一起身向前却被司徒剑拦了下来。

“公孙将军,公主殿下处置个不懂规矩的婢子,您可别冲动啊。”

锦涟指道:“见了本宫为何不行礼,小小贱婢全然没把本宫放在眼里?”

公孙信一轻唤了声:“无为...”

他摇头示意着蓝苏不要跟她争。

可蓝苏全然没理会公孙信一,死过一次的人岂会怕这蠢公主?

公孙信一不想争,他想等着看结果,可蓝苏不想等。

她心中的怨气催促自己定要好好教育一番这刁蛮公主。

蓝苏毫无惧色:“公主殿下这是哪般火气?奴婢虽身份低微,却也知晓礼义廉耻。”

锦涟轻吼:“跪!”

蓝苏瞪着锦涟:“公主殿下不要再白费力气了。奴婢这条命是将军救下的,自那刻起,将军对我便有再造之恩。”

“奴婢只听将军的话,也只有将军方能命令奴婢。哪怕是皇上亲自前来对奴婢下令,奴婢也不会有丝毫畏惧。”

锦涟怒道:“你好大的胆子!你就不怕本宫治你的罪吗?口口声声将军将军的叫,你以为公孙信一会护你?”

此言一听,公孙信一紧握住了双拳。

锦涟又言:“这天下都是我皇家的,他也不过是我皇家的臣子!你以为你攀附上他就能与本宫抗衡?”

司徒剑上前劝:“好了锦涟,犯不着为这贱婢气坏了身子,真不值。”

司徒剑是何人?

他难道还不知锦涟今日这事儿做得莽撞?

先是假传圣谕,这可是犯了大忌。

在朝堂之上、那是等同于欺君罔上的行径。

虽说在场之人或许不敢明目张胆去弹劾,可一旦传出去,悠悠众口,难免被人拿住把柄。

再加上又在这将军府里大动肝火,公孙信一可不是好惹的主儿,麾下兵将众多,在军中、朝堂都有威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