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清明节的缘故,星航局增开了不少星航,为了维持秩序,星轨测算局下分的星轨调度集群组会根据星学调控部的指示,向正在运行的各星航发布调度指令。
所以C462的速度变快,是为了整个星航体系提速增效。
原本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走完的星程,C462竟然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就稳稳停在了地球联邦西站的地港上。
当乘客鱼贯而出时,谢明溪缩在角落,缓缓将草纸收好。
大概过了十分钟,车厢终于安静了。
司逅立在车外,看了她一眼,“出来吧。”
谢明溪将斜挎的工程包从身上取下,提在手里,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车厢,“司逅,清明节安康。”
“你也是。”
目送着她的远去,他脸上的笑容缓缓褪去。
卓跃提着一个粉色行李箱,凑了过来,乐道:“哥,下班了,去宿舍吧。潇潇答应给我们加菜了。”
他这才恍惚回神,木愣地点了点头。
......
因为一百二十八叠虫洞的理论推进,谢清和梁燕二人这个清明节会在星辰学会度过。
谢明溪草草吃完晚饭,就躺回床上。
她拿出司逅写给她的算法。
有了这个算法,她就可以确定弦定结构的体积波段。
一旦得到完整的体积波段,就可以掌握打击范围,再配合公式,武器打击就能被启动。
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落实的时候却是举步维艰。
“这到底是什么邪门的算法啊?”
谢明溪抿了抿唇,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这个算法异常善变,每次算出来的数据都不一样,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常规的拟算模型根本没办法对它进行检验。
常被用来确定体积波段的潮汐算法和风道算法,虽然早期也很难控制,但在人类这么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下,已经能够完全驾驭它们。
人类用它们进行拟算,早已能做到十分精确的程度。
当然,这种掌握仅仅是光流范围。
如果是光河距离之下,它们的表现力就差劲得可怜。
覆盖强弱不可控,速度快慢也不可控。
这也就导致绝大多数呈递运算公式,无法突破光流,进行打击。
而这个算法的表现力则更加让人费解,她尝试了很多办法,通过假定唯一初始点,并分别精准控制了打击距离,或是打击速度,进行数据测试。
但次次得到的计算结果却都不一样。
在打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这个算法表现出极端复杂的呈递速度。有时候不到半秒就能达到距离,有的则需要十几秒,甚至几分钟。
而在打击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呈递距离更是各有千秋,最近距离只能到一光流的十分之一,最远距离却能到光河。
这太匪夷所思了。
速度和距离如此多变,这个算法怕是比潮汐和风道算法,更加不可控!
潮汐算法就算无法覆盖所有体积波段,但在相同距离下,呈递速度远不会如此跳跃,而风道算法虽然对速度很难掌控,但呈递距离却也能做到大差不差。
要知道,呈递运算公式的最初灵感来源于自然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公式可以在算法的推动下,进行几乎无规律的呈递打击,让敌人难以捕捉到。
这就是银河系的一大杀器。
基础原理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这个算法一定也借鉴了某个自然现象,如果她能知道借鉴了什么,就有很大几率能够确定出完整的体积波段。
所以,司逅到底借鉴了什么自然现象?
什么样的自然现象能做到距离和速度的如此跳跃?
到底是什么?
“亲爱的,你该睡觉咯,”身着湖蓝色长裙,梳着一头虹色盘发的Echo适时出现在她面前,“明天你还要去扫墓,不宜睡得太晚。”
得了Echo的提醒,谢明溪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开来,轻嗯一声,犹豫了一会儿,她还是将公式算法放入了自己的上衣口袋中。
那里面还静静躺着一样物件,她小心翼翼将它们收好后,躺回床上,关上灯光。
但她并没有着急睡觉,而是唤出了Echo。
Echo坐到床边,温柔地注视着她,“怎么了,亲爱的,有什么问题吗?”
“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你要把我强行征入基因匹配工程?”
“溪溪,我只是你的个人生活端Echo,真正下决策的中央控制端。”Echo无奈一笑,摇了摇头。
谢明溪并不死心,继续追问道:“但你在其中也有参与吧?”
“溪溪,你很优秀,请你相信,你的基因匹配对象绝对配得上你。”Echo并不回答。
“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我是绝对不会嫁给一个见都没有见过的陌生人。等我足够强大,我就会申诉解除基因匹配!”谢明溪眼中闪过决绝。
Echo轻笑,“你已经很久没向我展示出如此强大的决心了,上一次还是星学联考。”
“不过,要想申诉成功,你知道你要做到什么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