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南城一噎,心想,我哪里都没错。
他要是敢这样说,宋兰花还不搭理他,想了想,道:“我不该有事瞒着你,应该先和你说一声。”
宋兰花抬眼看他:“态度一点不诚恳。”
终于知道错在哪里了,还算有点进步。
顾南城呼吸一窒息,看一眼堂屋的方向:“家里来客人了,给我点面子。”
宋兰花冷哼一声:“这次先饶了你。”扭头去了厨房。
顾南城脸上一喜,跟着宋兰花进了厨房,抬眼看见了苏瑾,脸颊一红,喊了人去了堂屋。
苏瑾往灶膛添了把柴火:“你俩和好了?”
“我们俩没吵架。”宋兰花道。
苏瑾不再问,眼看红烧肉就好了,喊来顾南城,叫他去军区食堂看看饭菜好了没有。
顾南城进屋,和顾大花他们打了声招呼,听见苏瑾喊他,答应一声,带着灵灵和秀秀走了。
顾来喜进来帮忙,一个小时后所有饭菜做好。
顾南城也回来了,后面跟了三四个人,一人提个食盒。
刘有根和李洪树出来帮忙,把菜都摆到桌子上,看到有鱼有肉,端着盘子的手抖了抖。
说实话,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菜。
顾南城知道,他们被惊着了,笑着解释:“一会儿姨父来吃饭,他是军区副司令,做少了不像话。”
顾家亲戚多,家里桌子不够,宋兰花一早去秦家和林师长家借了桌椅过来。
菜摆满,秦副司令和小李来了,炊事班的同志进来,放下食盒和秦副司令说了一声就离开了。
听到司令俩字,李洪树和刘有根有些不知所措,看见人过来,身体都僵了。
他们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镇上当官的,那些人牛气哄哄的,眼睛长到了头顶,看人都仰着下巴,他们打心里害怕,都离得远远的。
别说他们紧张,顾大花她们更紧张,见秦司令进来,下意识站起来,齐齐看向秦副司令,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顾南城看出他们紧张,道:“别紧张,司令很随和,咱们又是亲戚,都是自家人,放松些。”
秦司令进来,也这样说,摆摆手,让所有人都坐下。
大牛带着皓轩他们进来,见到大姑他们都站着,笑着道:“你们不用害怕,爷爷只会打坏人,不打好人,更不打亲戚。”对着后面的皓轩道,“你说是不是?”
皓轩点头:“是,爷爷只打坏人,打老蒋。”
在顾南城的招呼下,众人都坐下,可没人敢挨着秦司令。
顾南城就叫大牛,皓轩坐秦副司令身边。
宋兰花端上最后一个菜,坐到另一桌,和苏瑾挨着,有一下没一下地和顾大花她们聊天。
苏瑾待人热情,不像秦副司令,从战场上走来,身上有煞气,更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看着就让人害怕。
她问顾大花很多事,都是关于苏锦绣的,她在顾家过得好不好,男人怎么样,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去世了。
苏瑾问过顾南城,母亲去世时,他还小,许多事记不大清,苏瑾没问出什么,只能问最大的顾大花。
顾大花一一说了,母亲过得还算可以,公婆不是恶人,对母亲挺好的,她隐瞒了父亲对母亲的冷漠。
宋兰花好奇顾家为何搬到刘家屯去,就问苏瑾:“姨,你们发现南城的母亲不见了,就没有找吗?”
苏锦绣:“怎么没找,找了许久,没有找到了,为了这事儿,我母亲大病一场。临终前还惦记着姐姐。”
她后来也派人找了,找了多年,杳无音信。
宋兰花看一眼顾南城,她觉得这事儿有蹊跷。
顾家爷爷奶奶为什么搬走,连音信都没留下。
顾南城的外婆把人放在他们家养,肯定是给了不少钱。
就算要走,也应该把地址留下,而不是带走孩子,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顾南城在招呼大姐夫二姐夫,没朝这边看。
宋兰花想了想:“是不是战乱,走散了?”要是没有猫腻,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苏瑾:“或许吧。”
顾大花道:“俺记得,爷爷奶奶帮娘找过家人,可惜没找到。”
宋兰花叹息:“可能真是战乱惹的祸。”
她们这边其乐融融,男人那一桌气氛有些紧张。
为了缓和气氛,秦副司令看向顾大花的大儿子:“孩子,你几岁了,上学了没有,想不想参军?”
这是他和苏瑾说好的,要是可以,就送孩子们去当兵,不全是为了苏锦绣和顾南城,也是为了皓轩和皓宇。
他们那个妈妈攀上了高枝,现在不在乎两个孩子,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他们俩老了,得给孩子们培养几个帮手,顾家是最好的选择。
顾大花的长子今年十八岁,叫刘青蒲,长得像顾大花,也像顾南城,浓眉大眼,就也是性子看着憨厚老实,因为常年干活的原因,皮肤黝黑。
刘青蒲一下站起来,说话都不利索了:“俺,俺,俺想去。”
舅舅厉害,他也想和舅舅一样。
顾招弟不淡定了,一下子站起来:“姨父,俺家大小子也十七了,也可以去参军了。”
一句话,引得所有人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