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太阳很是灼热。
云安端着一把伞站在楼道口,云凤拿着湿抹布给自行车的坐垫降温。
“安安,上来,我们先去庙里。”秦鸾把钥匙插进电动车。
“好,爸爸快点追上来!”
“好。”
云凤看着女儿举着伞坐上去,离他渐行渐远,把抹布扔到自行车车筐里,骑上去,还是有点烫屁股:“早晚我要拿下小轿车。”
云安一只手抱着妈妈,一只手举着伞。九月的法市就是一个大火炉,即使开着车有点分,也是令人难受的热风。
天神庙建在老县区,那里有一座小山包,缓坡那面是法市一中,陡坡就归给了天神庙。听说一中的学生要是迟到或者逃课,就是从两地中间的围墙翻过去的。
庙里的神职人员有时也会帮学校抓人,并再三声明:不要以为来了庙里,天神就会宽恕你犯下的错误。
这里是法市最气派的建筑,山门那里是两根一米粗的大理石柱子,两条金子雕刻而成的龙盘旋在上,龙头相对,吐出由碎钻组成的水柱。
石板路向山顶延伸,在草隙树影间时隐时现。
秦鸾将车子锁好,和女儿站在树荫底下,等云凤过来。
“安安!”
一辆白色的小汽车缓缓开过来,叶湘从车窗里探出脑袋,朝云安招手。
“这样危险,坐好。”叶母把叶湘拉回来,将窗户关好,待叶父把车子停好,才打开车门。
“好巧啊,你们也来祈祷吗?”
“嗯,我们还要来还愿。”
“天神大人显灵了。”
“老婆!”云凤姗姗来迟,“老叶,你们家也来啦?”
“是啊,最近爸妈身体不好,来为他们祈福。”
双方父母稍稍叙旧了一番,便一起爬山。云安和叶湘撑着一把伞,手拉着手,快步走在最前面。妈妈们也撑着一把伞,说说笑笑的。
云凤看了一眼叶总,叶总看了一眼云凤,无奈的顶着太阳走,还好山上树多,还是有荫可以躲的。
天神庙的位置比一中高多了,云安路过一处陡崖时,一只手倚着栏杆,一只手指着下面往教学楼移动的黑色小点点们道:“你看他们,星期六下午还要上课。”
“就是,听说他们只有高三才有空调,我们初中待遇比高中好多了,都不想毕业了。”
“你们不要靠在上面,小心栏杆不稳掉下去!”秦鸾大声道。
“好。”
两个女孩子欢快的继续向上爬。
“你外甥没来吗?”
“他们班来了个问题学生,”叶母把眉一皱,“现在和安寻给那女孩作思想工作。”
“一班是好班,问题学生怎么进去的?”
“她叔叔是那个李老板。”
“哎呀怪不得。”
“希望不要破坏了一班的学习氛围,我家湘湘本来心思就不在学习上,要是氛围没了,她只怕要更差。”
“是呀。”
“听说安安最近收心了?你们怎么做到的?”
“她自己想冲一中的特长班。”
“特长班?”
“嗯,安安自学了画画,还是,可以看得下去的。”秦鸾脑海中闪过云安自学的素描画,虽然有点进步,但这种速度想通过考试,还是有点异想天开。
“那很厉害呀,哪里像湘湘,就知道看我的小说,还被老师缴了。”
叶湘听着后面的声音,小声吐槽:“她们又开始互相吹捧了。”
“不管她们,我们快上去!”
比其山门,庙反而低调了起来。山路上去是一个小广场,中间立了一个石碑介绍天神庙的历史背景:建于公元307年8月8号,中间重修27次,皆维持旧制……
广场后面,是一个带着院落的木制院落。大门处,站着两名神职人员。门上挂着一个牌匾:天神庙——于公元640年7月7日,杨修题。
院落里只有一棵七百年的老梧桐树和一口深井。树上挂满了红丝带。正对大门的大厅供奉着天神像。左右两侧厢房是神职人员住宿的地方。
云安看着天神像。天神看不清脸,披着宽大的斗篷,长发及腰,双手放在胸前,像是捧着什么东西。
叶湘跪在拜垫上,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为外祖父外祖母祈祷。待祈祷完成,便起身。一旁的神职人员从井里打上来一桶水,用竹筒舀了一筒,递给叶湘。
她喝下去,将竹筒还给那人,而后拿起从供着神像的桌子上拿起一根红丝带,写上名字,放在嘴边呼一口气,交给工作人员。那人便爬上树,将红丝带系好。
秦鸾走进来,看见树上有人,便道:“神仆啊,我来还愿。”
“你的愿望在哪里?”
“您边上那根就是。”她用手指着。
神仆取下来,问:“秦鸾,秦女士是吗?”
“是!”
神仆爬下来,将红丝带递给秦鸾。秦鸾拿着红丝带,跪在神像面前,照例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而后将红丝带交给神仆。神仆将红丝带点燃,放进香炉。
“你祈福好了?”叶母问。
“嗯。”
“做的好。”她见秦鸾完事,走到神像前面,跪下祈祷。
叶湘看着母亲,不明白还有什么事需要祈祷。
因为是来还愿,云家要打扫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