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孟若渔瞅了他一眼。
狄尘向前走了一步,靠近孟若渔,低下头凑到她面前,勾起唇角,长长的睫毛抬起,“是啊,心中甚喜。小渔只是我一人的大侠,别人谁也不知道。我的小渔……也只会保护我一人。”
尾音悠扬婉转,狄尘直起身来,露出粲然的笑容,继续向前走去,脑后的马尾欢快地晃荡着。
狄尘温热清冽的吐息似还在面前,孟若渔愣愣地站在原地,那些话语一遍遍回荡在耳畔。
不知为何,最近的狄小世子越来越像贯会魅惑人的妖精了。
两人为许景箓买了些衣物和餐食便赶去城郊的那处小院。
那处农家小院还是一样的破败,不过多了很多生气。看着两人到来,门口的老黄狗欢快地摇着尾巴跑过来迎接,在两人脚边蹭了蹭。
孟若渔蹲下身子,在黄狗的头上抚了抚,转而抬头对狄尘说道,“狄尘,你看,这像不像你。”说完,还不忘露出灿烂无辜的笑容。
狄尘并不反驳,也不甚在意,抱着双臂低头看向少女,歪着头勾唇一笑:“多谢小渔厚爱。”
果然,跟恬不知耻的狄小世子斗嘴毫无胜算,毕竟对方刀枪不入。
快到午时了,就远远看见许景箓和三两个孩童告了别归家来。
“小景箓——”狄尘伸手朝来人挥了挥。
“狄尘哥,若渔姐。”许景箓走近了,带着两人走进屋去。
孟若渔看着许景箓手里拿着的书卷:“你方才是去……?”
许景箓脸颊红扑扑,露出属于这个年龄孩子的天真笑意:“我在城西的私塾里跟着先生读书。”
狄尘拍了拍许景箓的肩膀,颇为得意地炫耀到:“小渔,你不知道,景箓可是私塾里最好的学生,先生们没有不夸的!”
闻言,许景箓有些欣喜,又有些羞怯,只能低下头绞起小手。
眼前的孩子真的改变了许多,与之前带着仇恨和死志,大闹王府的孩子截然不同。孟若渔会心一笑。
原本,许景箓还打算做饭招待两人,却被孟若渔推出了灶房。
“你不是和狄尘哥哥约好了学习武术吗,快去吧,做好了叫你们。”
许景箓只好答应了去找狄尘。
小少年很想变强大,便求了狄尘教他功夫。狄尘看着那倔强的稚嫩面孔,没有拒绝,时常来教习他一些武功。
只见,这件破败的小院瞬时温暖起来,院中一大一小的两人挥汗如雨地比划着手脚。孟若渔则穿了围裙在灶台间忙碌。
一时间,不知名的满足和幸福感溢满许景箓的心头。
真好,他想,活下来了真好。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
两人将置办的东西交给许景箓,叮嘱了他几句,赶在天黑之前离开了。
不过,狄尘没有回王府,而是在城西的马厩里牵了匹马,带着孟若渔直奔城外而去。
斜阳没入了西边的地平线,金黄又揉着驼色的晚霞映在万里祥云的边际,一片荒草之上,一马两人迎风疾驰。
“要去何处?”孟若渔将大衣裹了个严实,只露出双眼睛。天色黑下来,空气也渐渐冷了,不过背后的狄尘拢着她的身子,似也不觉得冷了。
“赏花。”狄尘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胸腔的震动也传递给孟若渔。
孟若渔看了眼渐黑的天色,“天黑了也能赏花吗?”
“正是天黑了,才带小渔去见别样的盛景。”狄尘的言语声中掺了笑意。
闻言,孟若渔没再说话,窝在了狄尘怀中。
忽然眼前一黑,狄尘温热的手掌掩住了孟若渔的眸子,“小渔,闭上眼。”狄尘的气息擦过耳畔。
孟若渔点了点头,在狄尘的指引下一步步走上去。
她听到了缓缓的水流声。
“好了。”
孟若渔轻轻抬眸,在夕阳最后一线光芒隐没在天边,大地即将陷入彻底黑暗的瞬间,一片耀眼灿烂、神秘悠远的火红花海撞进了眼眸,铺天盖地塞了满怀。
花朵在一条汨汨流淌的河边盛开。
一望无际的花丛宛如没有温度的、殷红的火海,静静翻滚、涌动、周旋。
细细看去,是一束束散发着莹莹红光的神秘花朵,狭长的花瓣翻卷向上,花蕊细密招摇,缀着赤色的光点,花朵的基部抽出几片深绿色的叶片。
在严丝合缝的黑暗中,生生不息。
“这是什么花?”
“曼珠沙华,亦称彼岸花。”
彼岸花,这头一次听闻的名字,轻盈且悠扬地叩击着孟若渔的心弦。
“……我很喜欢。”孟若渔没有回头,面对这一片火红的花海喃喃说道。
“我也很喜欢。”狄尘走到孟若渔的身边,席地而坐。“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片花海我都觉得——找到了归处。”狄尘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
“归处……”孟若渔不解这话的含义。
“是啊,总觉得自己生来就在找寻什么,若隐若现,一触即散,难以堪破。但,这片花海似乎藏着答案和归处。”
一阵朔风袭来,吹来了空灵幽深的暗香,倏忽之间孟若渔忽然觉得自己和狄尘的心境交融了,她懂得了狄尘话中的含义。
是了,一种心有所归,踏实充盈的感觉激荡在胸中。
狄尘悠悠开口:“世人传言,曼珠沙华是盛开在黄泉之途的花朵,自愿堕于无尽地狱,在三途河的开端,给予彷徨和徘徊的孤魂以指引和慰藉。”
忽然狄尘停下了低语,歪头看向孟若渔:“你可知世人如何称呼她吗?”
孟若渔摇了摇头。
狄尘看着她勾唇一笑:“……万鬼之引者。”
话音久久回荡在夜色里,孟若渔怔怔坐着,直直凝视着面前的少年。
许久,两人没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