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板探头一看,果然都是品相好的,核桃花生个头都大,洗的很干净,也没有腐烂虫蛀的。刘老板实打实满意,又看了看芋片,没有被压碎,还是那个味道。
他走南闯北多了,有的人做买卖不实诚,就喜欢以次充好,表面放一些好货,下面压的都是烂东西。
林榆做生意不一样,刘老板放心。他把余下的钱给林榆,然后就是收山货的钱。
“走一趟来回也要两天,若是卖的好,到时候还要拜托林夫郎照顾照顾生意,咱们彼此合作。”刘老板笑着说。
林榆也答应了,两方都赚钱的事情,他何乐不为。
给刘老板的货送出去,林榆才开始卖自己的。有了昨天叫卖的基础,今天乡里人都知道林榆在卖新鲜吃食,很多人都跑来买。
买的少,半斤半斤买。买的多,五斤十斤的买。有小孩子贪嘴又没钱,拿一文钱来,林榆也给卖。
他揉揉酸胀的胳膊,一上午都在忙活,一口气忙完才觉得累。林榆把铜板装在钱袋子里,里面有他和村民的钱,乡里手脚不干净的人多了去了,林榆来时还带着一把刀,防的就是这些人。
收拾东西的时候,林榆看见对面两家铺子的掌柜躲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看的都是林榆卖的东西。
几家掌柜早上也来他这里买,买回去没有自己吃,而是拿给老板看。他们还当林榆不知道呢,林榆一早就看见了。
能赚钱的东西,人人都想做,还管什么脸面不脸面的。
林榆心里门清,他并不靠着这个做长久的生意,那些人要是有本事,真能做出他的味道来,他也算佩服。
回去路上,林榆遇见周淑云。他惊讶,村里说事说了一上午?
“娘,村长和你们说什么了?”林榆走过去,他见周淑云的脸色又喜又愁,猜不出是什么事情。
周淑云说:“官府要修路,连着周边几个村子,直接通往县城。”
白云村和云溪县直线距离并不远,但中间隔了好几个山,翻山越岭到县城,一趟就要两个时辰,真是走冤枉路。
林榆高兴地说:“那这是好事,咱们以后去县里可就近了。”
他们要养鸡,还要做些小生意。县城比乡里人多,价钱也更高,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等到了家,周淑云让孙月华把大山和贺长德喊回来,才把话说完整。
“官府工匠不够,要每家每户征工,各家必须出一个男丁和妇人夫郎,男丁要派去修路,妇人夫郎给做饭。这是没法拒绝的,必须要去一个。”
她也为难,家里两个儿子,派哪个去都是受苦的事情,她能不担心吗。虽然修路是好事,但没日没夜的干活,再年轻的汉子也受不了。
周淑云叹气道:“也不是白去,一人一月五百文工钱,做完就结,饭也是官府包了。”
大景朝国库充盈吏治清明,没在这方面亏待百姓,有吃有住有工钱,就是苦了一些。
这是大事,孙月华没说话。贺尧山看看媳妇,他想了又想,觉得自己主动提出:“二弟是有计划的人,和榆哥儿要做养鸡的营生,榆哥儿也有赚钱的本事。爹娘年纪大了,也去不得。我是大哥,该由我去。”
他没什么本事,只会埋头种田耕地,也不会上山打山鸡野兔。就连平时学习认字,他也不如二弟学的快。
没脑子的人,只能做体力活。
孙月华点头,相公怎么做她都支持,并没有什么怨言。都是一家人,他们不去就该二弟去了,况且二弟和弟夫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周淑云眼眶一红,手心手背都是肉,去谁她都心疼。
贺尧山憨厚一笑:“你们也别担心,我和月华去了,每月还有工钱拿。等路修完,我们手里也能攒些钱,这可是好事。”
“是啊娘,我会照顾好大山。”
周淑云拉着大儿媳的手,道:“村长说三天后就去,娘连夜给你们做两双鞋,带过去穿着也舒服。”
“想吃娘烙的软馍,”孙月华笑着提要求,要去好几个月呢,她胆子也大起来。
周淑云连点头:“好好好,娘用白面给你们烙。白面精细,你们吃了也有力气干活。”
大哥大嫂要出门,林榆也参与进来:“今天赚了不少,我明日去乡里割两斤排骨和猪肉,给大哥大嫂做一顿席面吃。”
孙月华高兴了,其实去做工也没有多辛苦。村子里的年轻汉子都去,大家在一起都能互相帮助。
林榆要去给君哥儿送钱,忽然才想起来。王家就王勇一个独生子,君哥儿岂不是要跟着一起去?
他加快步伐往王家走去,一眼就看见王家人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