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今天人多,来了一群县城来的游商。县里生意不好做,争不过本地的商户,只能在周边几个乡里做生意。
卖些时兴的布匹和小玩意,也从村民手里收山货,菌子干笋核桃都收,再涨价带去镇上卖,一来一回赚个跑腿钱。
林榆和贺尧川把骡子拴在大树下,一个老汉走过来,伸手朝他俩收钱,并问:“什么时候走?”
贺尧川拿出四文钱给他:“就栓两个时辰,晌午前就走。”
林榆是第一次赶骡车赶场,他才知道,古代竟然已经有停车收费的生意,不管是骡子是牛。赶牲畜进乡太麻烦,栓在一旁又怕丢了,干脆找人看着,一个时辰两文钱。
老汉看一眼,又问:“喂不喂干草和水?”
“无需,来时喂过了。”贺尧川摇头拒绝,喂草也是要收费的。他来之前给骡子吃了足够的草料,能撑到中午回家去。
他又改了主意,拿出一文钱:“给它喂些水罢了。”
贺尧川和林榆把背篓卸下来,贺尧川用家里最大的背篓,一次就能装二十斤。他俩总共带了六十斤薯蓣片和炸芋片,家里还有,林榆怕卖不完,这次索性少拿一些。
背篓是由贺尧川背着,林榆的小背篓里装着秤和秤砣,还有试吃的盘子。
他俩一路走一路吆喝,早上干劲十足,完全不怕卖不出去。
“薯蓣片,炸芋片,香香脆脆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十文钱一斤,买一斤送一两。”
林榆连夜想的广告词,加上烂大街但好使的营销策略,铆足了劲叫卖。
贺尧川补充:“可以试吃,不好吃不要钱。”
昨天夜里小夫郎叭叭地说了一晚上,贺尧川全部记下,林榆说漏的他就补充,用林榆的思路来说,有人就爱占便宜。
别说是路人,就连他,走在路上听说什么东西不要钱,也会下意识看一眼。
他俩往下街卖,下街专卖吃的,早上来买菜的妇人夫郎最多,孩子也多,林榆每次在这里赚的盆满钵满。
毕竟是新鲜东西,听说不要钱都往这边看一眼,几个小哥儿手挽着手站在一旁,偷偷往这边看。他们都披着头发,一看还没出嫁。
贺尧川高大的汉子站在这里,模样又俊朗,他们都偷偷看红了眼,难得遇见这么英俊的汉子,连一旁的林榆也没放在眼里。
林榆眼睛一亮,顿时瞅准商机。他还叫卖什么?贺尧川就是现成的代言人。
“你来卖,背篓我看着。记得喊大声一些,也别冲着几个小哥儿喊,显得太刻意。”林榆戳戳贺尧川手臂,把试吃的盘子塞他手里,满眼都是赚钱,一幅小财迷的模样。
他高兴地哼几声,抬起两根手指,又戳戳贺尧川的嘴角,教他道:“你要笑,像我这样。”
林榆露出两排白白的牙,给贺尧川示范:“smile~”
贺尧川唇角一弯,对着林榆,他夫郎爱看他笑。贺尧川保持这个表情,冲大街上喊:“看一看了,油炸的芋片,十文一斤,买一斤送一斤……”
远处几个小哥儿扭捏着过来,林榆老神在在,他真是钓鱼的好手。
那几个小哥儿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推搡着,过来了又不敢上前,红着脸拿出钱袋子,他们推出一个胆子大的,问:“炸芋片是什么东西?好吃吗?”
贺尧川笑容淡了淡,但依然保持微笑,把试吃的盘子递过去:“你吃吃不就知道了。”
小哥儿们面面相觑,刚才偷偷看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他还笑呢。
他说话不是很留情,可以说,完全不客气。林榆在身后偷偷掐他一下,鼓起脸颊气哄哄道:“想想你的养鸡计划。”
贺尧川才勉强收敛态度,高大的背影瞧着有些委屈,被夫郎凶了,他默默把试吃拿给几个小哥儿。
几个小哥儿原本是冲着看人来的,他们一吃,眼里顿时惊喜。脆脆薄薄的一片,吃进嘴里香辣美味,吃完一片还想继续吃。
他们争抢着要买。
“我要一斤薯蓣片。”“我各要半斤。”
乡里的小哥儿比村里的日子好,平时爹娘都会给零花钱,十文五文的,也就是买个零嘴的价钱。
薯片轻薄的一片,一斤就能装一大带,看上去十分划算。一斤也能吃两三天,让他们觉得花的钱值得。
“大川,我们终于开张了,刚来就赚了二十文。”林榆眼睛亮亮的,他摇晃手里二十个铜板,叮当作响。
贺尧川挠挠夫郎下巴,林榆高兴他也高兴。
之后来买的人很多,几乎都是年轻人。林榆和贺尧川做的吃食新奇,卖的又不贵,大家都乐意买。再者,买一斤还能赠送,满足了他们占便宜的心理。
老许家儿子要成亲了,许老太太正发愁,该怎么把席面办的又划算又体面。她满乡逛了一圈,忽然看见一种新鲜的吃食,叫炸芋片。
她一想,那肯定是油炸的,得花不少钱吧?她走进一看,发现那么大一包,竟只要十文钱,而且特别好吃。
许老太太一块大石头落地,这么大一包,一个桌子放两盘当下酒菜,看上去量又多又体面,关键是便宜又好吃,他儿子的席面算是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