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赫奕是那种阳光开朗的人,与人说话自带三分笑意。
班上同学大多在写作业。有同学见到他和梁昭一起进来,没说什么,其中一位盯着他手里的零食,笑问:“秦哥,你又来送温暖啊?”
秦赫奕说:“是啊。”
“买了些什么啊?”有人凑过来。
秦赫奕分给他两包零食,剩下的往背后一藏:“没了,温暖没有了。”
那位同学笑着给他让了座,嘴上却说:“下次不多带一点,我就告诉老师。”
“你是小朋友吗?”秦赫奕坐在座位上,翻开试卷。
梁昭戳了一下秦赫奕的手臂,眼睛都睁圆了,却不作声。
秦赫奕立刻明白:“知道,在写了。”
要快点写完作业,他还有些不会的题需要向梁昭请教。
当然,这是梁昭的意思。
秦赫奕无所谓题目会不会,就算不请教梁昭,明日上课也有老师讲,他总有办法弄懂这些问题。
只是能和梁昭同处,说上几句话,交流学习也是好的。
如果梁昭不想交流,那呆在一起,各做各的也是不错。
秦赫奕乐在其中。
同学陆陆续续收拾书包,离开教室,大部分放了学还有晚课。
沉迷于题库一句完整话都吝啬于给秦赫奕的梁昭忽然抬头叫了他的名字。
秦赫奕正滚着橙子:“怎么了,写完了?”
梁昭问:“你晚上不去补习班吗?”
秦赫奕不明白:“什么补习班?”
梁昭想了一下,轻声说:“他们都有补习班要上,你不去吗?”
“没有,”秦赫奕剥开一小块橙子皮,“我没有补习班要上。”
梁昭点点头,心安理得地说了句:“我也没有。”
秦赫奕后知后觉,梁昭表现得再若无其事,也无法做到对自己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完全不在意。
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出生于富贵家庭,家里会无条件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资源。
秦赫奕家里也是如此,还问他需不需要请家教。
他妈给他报了两个兴趣班,想让他玩点喜欢的。他没去,理由是想好好学习。
秦赫奕一向有主见,决定的事情就会去做,说学习就是学习。
他在上次月考中取得好成绩,他爸妈更放心他自主学习了。
只是他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在梁昭看来大约是报了补习班的缘故。
梁昭坦然地接受他,接受他闯进他的生活,和他成为朋友,秦赫奕差点被骗了,以为梁昭真的不在意。
其实梁昭的心思很细腻,他一直是个敏感的小孩,装作不在意是积年累月形成的习惯。
时间长了,他有时连自己都骗过了。
他想和秦赫奕交朋友,才会无视秦赫奕言行举止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他们之间的差距。
就算心里在意,也只敢小心翼翼地试探一句“你不要上补习班吗”。
在一步一步的试探中,不断修正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他想要的平衡。
梁昭习惯了,秦赫奕不能无视他的习惯。
上天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就是为了让他回来好好看着梁昭,教他把这些不好的习惯改一改。
是吧?
不管是不是,他既然来了,见到他心心念念的梁昭,还这么快和梁昭成为了朋友,那一切就由他说了算。
秦赫奕笑着分给梁昭一半橙子,拿了一张纸巾递给他:“我们梁昭同学这么聪明,不上补习班也能远远超过其他人。”
梁昭问:“真的聪明?”
“可我不是第一。”
他说得很轻,像是说给自己听的,偏偏被秦赫奕听清了,还听出一丝委屈。
以前的梁昭很少有这样不讲道理的时刻,藏着那点小脾气,面上冷冷清清,还是现在生动,让人忍不住想亲近他,逗他,看看他不为外人知的其他样子。
秦赫奕说:“你让我一回怎么啦,我为了考第一也很不容易的。”
梁昭说:“好吧。”
“不是每个人都像梁昭同学这样聪明。”秦赫奕不忘夸他。
梁昭说:“我给你讲题吧。”
秦赫奕吃着橙子,继续道:“我觉得啊,我有梁昭同学,就不用上补习班了。”
梁昭终于听不下去:“秦赫奕。”
秦赫奕见他一边耳朵烧得通红,轻笑一声:“不爱听吗?”
梁昭的头低得不能再低:“能不能别说了?”
教室里的人快走完了。
近日多雨,天气严寒,老师担心学生太晚回去不安全,提出上晚自习都是自愿。大多数同学做完作业就走,很少有人留下复习到晚自习结束。
教室里空旷许多,桌子上累着厚厚的书本,有人躲在书墙后面说悄悄话。
秦赫奕与梁昭面对面,听梁昭讲题。
梁昭讲题的时候,话也很少,少到秦赫奕很多时候跟不上他的思路,就看他自己把题做完了。
“等一下,这条辅助线是什么时候画上去的?你怎么不说啊?”
“一开始就画了,”梁昭纳闷道,“你没看吗?”
“我没看到。”
“……你不专心,”梁昭小声说,“我不想讲了。”
秦赫奕不动声色地掏出一包小零食,推到梁昭面前:“梁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