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弹琴,是否弹出了曲中真意,是否为曲子倾注了感情,就算是封闭五感,紫露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对于这种状况,紫露也明白,这是为什么。
毕竟,这只是教学,不是技法高深的琴师在探讨,自然在指法上是该有些变化。当然,情感上的变化应该说是最显著的。
不过,这些在琴珏眼里看来,想必没有什么差别。
再言,这首曲子中那种令天地失色的悲怆,就算是倾注了感情去演奏,琴珏也听不懂这其中的意趣,何必费这个事?
以往,琴珏的演奏还算将就过得去,虽然在紫露听来,挺令他痛苦的。
但这首曲子的教授,真的就是令紫露更加痛苦的开始。
这首曲子属于那种慢调的曲子,拨弄琴弦的时候比较少,按弦的时候比较多。且按弦抚弦的时候,都是动作很慢的。
这是这首曲子的特点。
恰好遇到琴珏这个手既快不了也慢不下来的一弹,那简直就是灾难!
紫露也因此很痛苦。
他自己弹倒是没事儿,毕竟他不仅技术过关,且深得弹琴要旨,故而这首曲子在紫露的手下还是很好的。
可琴珏弹就有事儿了。
无法领会其中感情不说,还弹得断断续续,真是让人觉得别扭得紧。
当然,本来技术就不好了,更加遑论这个演绎情感的问题了。
当初,在‘太湖庄’的时候,梦羽曾对紫露讲过,他觉得琴珏在弹琴的时候,没法融合情感,只能算是二流的琴师。且那个时候的琴珏技术还很糟糕,就连二流琴师都算不上,只能叫做是勉勉强强能弹琴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琴珏自然无法将《暮雨寒凝》演绎出来。即使后来有了梦羽的引导,也只是勉勉强强能够将曲谱完整地弹上一遍,但仍旧还是差得远。
这首曲子想要表达的就是一种痛不欲生,心如死灰的状态,但琴珏啥都没有经历过,让他演绎确实是强人所难了。
但这在琴江身上就完全变了一种情况。
紫露并不知道当年的琴江究竟经历了什么,但就以他是琴灵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来看,琴江的确算是将这首曲子演绎到了极致。且紫露也曾听过梦羽对琴江的演绎提出过十分中肯的评价。像梦羽那么挑的人都觉得琴江的演绎非常好了,自然琴江当年的演绎已经完全到达了极致的状态。
梦羽提及《暮雨寒凝》的确引发了紫露脑海中很多的往事,但紫露并不明白现在梦羽提及此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难道这《暮雨寒凝》还和现在讨论的事情有关?可现在讨论的不是琴江与其父亲之间的纠葛吗?难道这曲子是个关键?
“听过,简直就是如泣如诉,肝肠寸断。”
虽说心头还是有几分疑问的,但紫露还是直接地回答了梦羽的问题,且态度十分认真。与此同时,紫露的眼睛里还泛滥着几丝疑惑,希望梦羽能够跟他讲个明白。
“那首曲子根本不是景廷派的传世乐曲,是在琴江被道英带走时,琴江的娘让道英一同带走的一卷曲谱,说是就当做留给琴江的一个念想。而道英觉得,既然琴江已经上了昆仑山,就应该和俗世有个了断,遂也没有告诉琴江这件事。琴江一直都当那《暮雨寒凝》是景廷派的高阶乐曲。后来,一张讣告从‘影斋’传到了琴江手里。那张讣告就是琴江的娘过世的讣告。琴江没能见到他娘的最后一面,只见到过那处湖心岛上的坟冢。第一次见到他娘香消玉殒的坟冢,琴江顿时就情绪崩溃了,愣是靠着那里的枫树,静静地流着泪,疯狂地弹奏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暮雨寒凝》。当时,他的手指也因此差点磨得见了骨头,整个‘梦羽琴’上,全是他的血,琴弦上、琴板上,就没有一处是干净的。弹完了,还在那里静静地流了很久的泪,直到过于悲怆的情绪将他的力气全部耗尽,进入昏迷状态。明知琴江和他娘的感情好,却没有在他娘即将过世的最后关头,让他们见上一面。琴江原本就不喜欢他那个冷冰冰的父亲,如此一来,更是恨之入骨。也是因此,成就了一位绝世琴师。当然,琴江后来越发狠辣的性子也与此有关。直到后来,我去了‘万柳山庄’,才发现了这件事。”
梦羽将这其中的一切曲折,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