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人睡到快中午才醒,好在早上杨帆迷迷糊糊回复了老杨的信息,不然他要担心了。
那两人已经退房离开,早上好像听到闵书婷接电话,“不用,我们已经买了返程的票,你们先走吧”,想来应该是张智予他们约着一起回怀泽。
杨帆把两人的背包收拾妥当,闵书婷也洗漱完毕,“走吧,退房。”
“婷婷你等一下”,杨帆原地踌躇。
“怎么了?” 闵书婷用手机当镜子,整理刘海。
杨帆不再犹豫,直接把东西递到闵书婷手里。
“这什么?”
“钱。”
闵书婷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把那个信封扔到床上,随即来了火气,“杨帆你干嘛啊!”
“婷婷,你听我说,我们来玩这两天花了很多钱,我这点儿还完全不够我的那份儿呢。”
杨帆自己存了些零花钱,再加上老杨的五百,凑了九百块钱。
“你也花了很多钱啊,请我吃请我喝”,闵书婷撅着嘴。
“我的门票,高铁票,还有住宿费都是你付的,我不能老是占你便宜。”
“可不是我付的,我妈买的”,闵书婷小声嘟囔。
“那就更得给了,你拿回去帮我给阿姨”,杨帆把钱带给她。
“杨帆!你再这样我生气了!” 闵书婷声音大起来,脸涨红了,“我妈说了,她请我们看演唱会,你要是给钱,我拿回去她肯定骂我。”
杨帆站在原地,手里捏着信封,不知所措。
“这样吧,拿一半儿放到‘小金库’,一半儿你自己留着”,不忍看杨帆为难,闵书婷提议道。
“这是底线,不能再退让了啊”,闵书婷头偏向一边,眼神又瞥向杨帆。
算了,一会儿真生气了还得哄。杨帆只得把钱拿回来,回去放到“小金库”。
所谓“小金库”其实就是她俩的友谊基金,像这种有争议的钱就放进去,用作两人的共同开销,闵书婷说她不擅长管钱,买了个存钱罐丢给杨帆让她管。
还有个远大的目标呢,毕业时取出来去旅行 。
杨帆觉得这段友谊里面,她确实占尽了便宜,闵书婷家里条件好,给她买吃的喝的从不吝啬,从不让她花钱,偶尔让她请喝个奶茶,别的坚决不要,要是送的东西买贵了,闵书婷还急眼。
其实杨帆的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还没认识闵书婷的时候,家中遭遇变故,下一顿饭在哪儿吃都不知道。
“你不是爱争爱抢吗?我就不要你”,文丽留下这一句话,带着杨成头也不回地走了。
要不是老杨,她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度过那个冬天。
再加上后来有方阿姨的帮助,她才能继续读书。
和闵书婷联系上的时候,闵阿姨也提出要帮助她,不过那时候方阿姨已经承担了杨帆初中三年的学杂费,老杨在县里面做点活,再加上补助,他们的日子已经好了许多。
中考之后,杨帆跟方会澜提出不用再资助她上学,方阿姨说的话她一直都记得。
“你不用有心理压力,只需要好好读书,去积累改变的运气和能力。”
开学前,杨帆点进缴费系统,提示学杂费已经缴清,那一刻心情很复杂,感激是首要的,好像还松了一口气?她和老杨可以暂时存下几千块钱。
果然还是虚伪。
杨帆觉得自己很扭捏,她不想连累老杨,也不想心安理得接受帮助,可没有这些,她只能放下书包,走出校门,去挣钱。
她不敢,或者说她知道读下去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怯懦。
夜里很静,杨帆把钱放到小金库,叹了一口气,淹没在老杨的翻身和窗外的虫鸣声中。
好好上学,好好读书。
余薇说的没错,第一个周只是让大家先适应适应,第二个周开始就是正式的高中节奏了。
首先是晚课和周末的安排,七天共六天有晚课,语数外各一天,剩下的六科每天两科,高一还没分科,所有科目都要兼顾。
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周六上半天,周日晚上晚课,相当于休息时间就是周六下午到周日下午。
余薇还宣布了一个消息,数学老师张涛要外出学习,经过研究安排,数学老师换成七班班主任宋平。
闵书婷:怎么样,是不是很帅?
杨帆:还好吧,没有赵叔叔帅。
闵书婷:我爸比他大多了,这怎么能比!
杨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然要同辈分的比。
闵书婷:……你也是个老疙瘩。
看着屏幕上的老疙瘩几个字,杨帆弯唇笑了,咋想出来的这个词儿,预备铃响,杨帆把手机放到门口的袋子里。
余薇说怕大家不够自觉,上课玩手机,所以买了专门装手机的袋子放在门口,晚上下课再拿回去。
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自觉的,不过杨帆也发现有些同学的手机就没动过,一直放在那里,后面才发现放了个烂手机在那儿,实际上手机一直放在身上。
“同学们,上周的测验已经批改完成,总体情况还算乐观,不过个别同学还没及格,看得出来基础很薄弱,要加把劲哦。”
杨帆很喜欢英语老师的名字,“卢苇”,如同她本人一样,温柔,与秋天最为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