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说起来,买条丝巾也称不上什么奢靡。
王璐她们虽然穷,但买丝巾的钱是自己一点点攒下来的,不是花父母钱去充大头,早早就实现啃老的需求。
虽然这个目标人人都想追求。
渴望不劳而获。
但更多的还是上一辈人骨子里喜欢没苦硬吃。按他们的话这叫勤俭节约。
只要冠上这个名头,什么苦都被合理美化。
什么是没苦硬吃,打个比方:像是什么买了水果舍不得吃,最后把水果放坏了,开始把坏掉的地方削掉吃上一个,这样继续下去,最后一个好水果没吃上,全吃了一堆的坏水果,还要被冠以舍不得吃,节约的美名;比如买了洗衣机放着不洗衣裳,非要用手洗,最后腰酸背痛,口口声声说自己干了很多事,买来的洗衣机跟祖宗一样闲置起来,从新电器变成旧电器等等。
这种没苦硬吃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
他们自己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也希望下一辈按照他们的观念生活。
要勤俭、要节约,要抠门。
买东西也是这样的,像是衣裳之类的有穿的就行了,年纪长的穿过了留给年纪小的继续穿,衣服鞋子这些行头都可以这样安排,一件衣裳,一家人都可以轮着穿,就是有钱了,也不能买,必须得存起来,这叫节省。
丝巾还没有衣裳鞋袜这些行头实用,就只是占了个好看的便宜,在他们眼里只有城里的工人才会拿钱去买这种不实用的东西。
王璐她们去买这种不实用的东西,跟败家子没区别。
被骂一顿都算轻的。
好在她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罗以娇请人帮忙送了信件,就溜溜达达往回走。
她没有去镇上,平常吃喝都在村里买,像是米面、鸡蛋,再就是请人帮忙送送信,只有缺油、馋肉之类的才会往镇上跑一跑。
村里人都挺好的,都愿意帮忙寄信,还会问她要不要带什么东西回来。
罗以娇摆摆手,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未来的日子长着呢,一下子得寸进尺也不好。
村民们这样好,罗以娇都不好意思自私凉薄,在关怀之下也变成了一个热心肠的人。
从田间路过,她会热心的给在地上摘菜的老大爷指出来:“大爷,摘错了,你左边的菜才正新鲜,右边的已经老了。”
拿回去喂猪吧,刚好合适。
老大爷看她一眼,充耳不闻,继续摘菜。
罗以娇只能嘀咕:这老大爷耳朵不好。
不过这种情况也常见,上了年纪的人,五感和脏腑功能会退化,声音也是五感。根据经验,这个时候需要用力大声的跟他们说话,声音增强后,那他们就可以听见了。
罗以娇猛的大吸了口气,大声的重复了遍。
吃奶的力都使出来了,她不信老大爷听不见。
老大爷确实听见了,还不大高兴说了句:“你这闺女咋回事,我听得见。”
罗以娇:......
听见了还装听不见,老大爷你厉害。
更厉害的还在后边,老大爷摘过菜,反教训起了她:“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什么都要吃好的,那菜老了就不能吃了?好的全给吃了,哪有这么多菜供应?”
乍一听,很有道理。
挑着摘菜确实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