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们“兄妹”约了明天去山上。
约好时间,罗以娇赶紧回家收拾了春游的装备。
在她印象里的春游,都是老师带着队,后边穿着一模一样制服的小朋友们背着书包,带着帽子,手上举着小红旗,一脸萌萌的随着老师到了指定地点,去图书馆和博物馆欣赏文物,或者在郊外的地上,坐在毯子上吃吃喝喝,分享大家带来的好吃的。
现在是八十年代的农村,条件稍微艰苦了点,什么书包帽子之类的不能一比一的复刻,但还是能找到复制品。
小朋友带的棒球帽可以换成草帽。
天然丝竹编织,透风性和透气性良好,是现在人们的首选。
家里光是草帽足足有好几顶可供选择,她把每一顶都试了一下,最后选择了一顶帽檐更宽大的帽子。
她没有去过山上,但她知道山上蚊虫多,带大帽子,头上就不会掉蚊虫下来的事情发生,这是为了以防万一,避免当着她哥的面做出一些尖叫和不雅的举动。
坚决不能让她哥以为她是一个胆子很小的女同志。
她,勇敢!
是一个可以保护哥哥的好妹妹!
这样她哥就会对她刮目相看,把她当成是自己人了。
她美滋滋的想了会,先把草帽放到一边,把春游需要用到的东西找出来。镰刀、小锄头,水杯、纸巾,一袋花生米,饼干、糖果,还有两个空渔网篓子。
山上不比在平地上春游轻松,镰刀和小锄头是以防工具,可能会有需要砍树伐木的时候;水杯和纸巾也很重要,脏了渴了都要用到,至于其它的零嘴,是到了地方以后要用到的,欣赏山里的美景正需要搭配美食。
春游也正是拉近人们交集,建立起友谊的渠道,通过一起欣赏,分享美食,关系都会更近一步。
这些一起装进篮子里,还差最后一样:毯子。
到了地方以后,总得坐下休息一下,除了石头外,山上的草地上会有蚂蚁这些蚊虫爬来爬去,需要在草地上铺一层毯子隔离。
现在城里也有组织学生春游的情况,比如京市就有组织学生们去游园,但单独为春游提供毯子这些用品的却是没有,厂子里的订单还是以日用品为主,供货给各大供销社中。
罗以娇摸摸下巴,她好像发现了一个商机呢。
小商品可是很畅销的。
最后她从家里翻出了一块早年的布毯子,上边现在还有花花绿绿的大红花呢,用蹩脚的缝纫手艺修饰了一下布毯子的边缘,勉强有一点她记忆中毯子的模样了。
把这些都装好后,时间也不早了。
罗以娇随便烧了点饭,将就吃过,洗漱好就把自己塞进了被子里。
临睡前,她用一分钟想了想罗珍。
她走得很匆忙,吃过饭没一会就跟着别人走了,不像以前,哪怕她们好姐妹分开,也知道彼此就在村里,想要见面随时都能见到。
但现在不行了,罗珍嫁人了,已经不住在村里了,一下子就有了真切实感。
她跟她的好姐妹一个在婚姻外,一个在婚姻内,有了一种墙内墙外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止代表了她们的不同,还代表了一种隔阂。
以后她们的生活不同,结交的圈子会不同,注定会从熟悉的人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她说吃喝玩乐,她说家长里短,很多时候就玩不到一块去了。
这可能就是人生吧,也是每个人都会走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