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以娇捧着一瓶热水,热气透过掌心温暖到四肢百骸,她喟叹一声,满足了。
至于罗大娘口中的“高人”,罗以娇是不会承认这个名头的。
什么高人,她是小罗。
她这么年轻,不需要平白无故长辈分哈。
这个时候没有专门的暖手宝、热水袋什么的,电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取暖器这些需要用电供应的设备更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了,冬季保暖用得最多的是手套,自己用毛线打的手套,里边再缝制一层,夹层里塞一点棉花,这就是最基础版本的毛绒手套了。
不过最方便的,用途最广,使用人群比较多的是这种医用输液瓶了,瓶身液体用完后,捡回来洗干净,冬天灌两瓶往床铺上一扔,整张床都是暖烘烘的,等睡觉的时候把瓶子拿出来,往床上一躺,可以安睡一整晚,简直就是居家必备神器。
后来电灯普及后,用输液瓶就渐渐少了起来,最后又是各种暖手袋啊,暖宝宝啊等等层出不穷的出来,这种瓶子就退出了历史长河,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人们在多年后说起从前,偶尔会提上一嘴,说“我们当年保暖如何如何”。
要罗以娇来说,科技进步后,发明的各种小电器等等都很快捷便宜,现在虽然没有这些便捷,但各种各样也凝结了老百姓的智慧结晶,一样能让人过得舒适。
她在乡下躺平,但日子不比城里差啊。
谁想把她找出来,那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保密行动,怎么可能被人知道,除非他们当中出了内鬼啊。
她这个人一向很能保密,剩下的只有春霞同志和姜渝同志了。别人她不能保证,但她能保证自己。
又在家里蹲了两天,她收到了四弟罗杰的通风报信。
罗杰在信中说,最近家里已经开始在采购罗静芳的结婚用品了,每天都是大包小包进进出出,看得人很眼红,就传出了关于她的闲话。
有毛病吧?
眼红罗静芳结婚,传她闲话干什么?传罗静芳闲话啊!
她接着往下看,通过罗杰的叙述才知道,传她闲话的是跟她相过亲的那一家,说她眼高于顶,连工人家庭和工人都看不上眼,放话说要找一个比工人家庭更好条件的,现在家属院这话都传遍了,家里气得很,罗杰偷听到罗永民和梁兰兰同志的对话,梁兰兰同志说她现在名声不好,准备给她说亲的事只能暂时搁下。
嗯...她收回骂人的话。
人家明明是做的好事么,怎么会是搞破坏呢,唉,是她把人想得太坏了。
她应该要好好谢谢人全家,让她躲过这一劫。
罗以娇脸色好转,看这封信都格外顺眼起来,哪怕罗四弟得寸进尺的发表言论说想跟着她的步伐回村,感受一下乡下的空气和美好,她也一点也不怒,甚至还回信三连问:不准备拍你二姐马屁?不准备给你姐夫留个好印象?不准备表忠心?
很快,罗四弟没了动静。
再没听他说要回村什么的话了。
小小年纪,已经现实得可怕。
开玩笑,罗四弟除了吃喝玩乐,他会什么?他会烧饭吗?他会干活吗?他都不会还想往乡下跑,想让她照顾他,门都没有,她连养自己都很随心所欲了,没功夫没精力伺候他。
这个房子里,只能有且只有她一个懒虫。
随着年节到来,罗以娇从村里的欢声笑语里感受到了年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