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老实交代:“你长得好,也白,个头也匀称,家里也好,会烧饭做家务,还会种菜,书也读得多。”
罗以娇摊摊手:“所以你看,我提的条件我自己也能做到,我要求别人也达到这些要求,有问题吗?”
好像...也没问题。
罗以娇跟她说道:“不要胆怯,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挑男人也要放大了挑,万一哪天成了呢是不是?”
罗珍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但又觉得罗以娇的话听着好像也有道理,直到回家,她也没想通。
她嫂子月份大了,肚子里又怀了她的侄儿侄女,孕妇需要补充营养,平常饿得也快,她妈还让她多注意点,平时多照顾点她嫂子。
罗珍在灶房里给她嫂子叶枝煮鸡蛋,叶枝挺着肚子靠在门板上,说道:“她姑,上回跟你说的那事,你考虑得怎样了?人孙传一个大小伙子挺好的,孙家人诚意也足,这都请人来说第二回了,要不你去见见?”
叶枝给罗珍说了一门亲,男同志家是叶枝娘家村里的,家里条件挺好,也符合罗珍看重现实的要求,不好的就是孙传长了一脸麻子。
叶枝没有隐瞒,按她的话“男人丑点不碍事,条件好就行”。
罗珍以前跟叶枝的想法差不多,孙家有诚意,去见见人也可以,但她动动嘴,就是说不出点头的话,好一会才回道:“我再考虑几天。”
叶枝有心再劝劝,落到罗珍迟疑的脸上,也不好催得太紧,松了松口:“那行,你考虑几天,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反正这些村里,你找不到几家跟孙家条件一样的人家了,人家还等着呢,不好让人等太久了。”
罗珍垂下眼:“行,我知道了。”
罗珍被人说相亲的事,罗以娇也被人拦下了。
不是给她介绍,是让她帮着参谋。
傍晚,罗以娇去菜地的路上又遇上了于瑶婶。
于瑶打扮光鲜的从外边回来,脸上红光满面的,一看就知道有好事,拉着罗以娇说了会话,小声跟她说道:“娇娇,你书读得多,懂的也多,你教我们王秋的那些她都说了,你给婶子说说,你们小姑娘会喜欢哪一个?”
于瑶刚从媒人家里出来,她手里有三个适龄未婚男同志资料,是媒人同志特意给她留下的。
“我、我说啊,这不合适吧?”罗以娇摆摆手。
于瑶拉着她:“合适,就你最合适了,没事,你随便说说,我就是参考参考。”
于瑶婶子都这样说了,罗以娇只得答应了:“那行,婶子你说,我听一听。”
于瑶拉着她站到路边,说道:“第一个是咱们本村的,姓余,小伙子长得老实勤快,家里人就没有懒的,田间地头收拾得可干净了,养了好几头猪,不缺吃喝。”
罗以娇认真听着,不时点点头,从于瑶婶子的话里提取出了关键词:老实勤快,离得近。
于瑶看着她:“你觉得怎样?”
罗以娇想了想:“听起来还不错。”
“是吧,我也是这样觉着。”于瑶有些纠结,说起下一个:“这个是隔壁村的,媒人说小伙子长得白胖白胖的,逢人就笑,是个喜庆人,脾气好,他家人多,姐姐都好几个,最心疼这个弟弟了,凡事都会搭把手。”
罗以娇下意识蹙起了眉,几个姐姐帮衬弟弟,听着就像是扶弟魔家庭,不过这种事没有亲眼为实也说不准,不过她看于瑶婶子的反应还挺满意的:“婶子满意这一个?”
于瑶笑眯眯的:“也谈不上满意不满意,就是这小伙子兄弟姐妹多,帮衬的人多,人多劲大,能省下不少功夫。”
这个时代跟以后不一样,讲的是互相帮助,尤其是在农村,人少容易吃亏,罗以娇也能理解。
第三个是其中条件最好,家里吃商品粮的,本人还是个小学老师,工作体面,于瑶反倒犹豫了。
“娇娇,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看着于瑶婶子真诚的目光,罗以娇于心不忍,决定把问题抛给王秋:“说不大好,都不错,我觉着婶子你得问问王秋,看看她喜欢那种才行,她要是不满意,我们说了也没用。”
于瑶恍然:“你说得对,得让她自己挑,我这就回去问问她满意哪个。”
她跟罗以娇打过招呼,扭过身,着急往家赶。
看着她的背影,罗以娇欲言又止,重重叹了口气,背着小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