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1岁写的,第一人称抽象be文(乐)
-
深山老林里,一片静寂。在一片幽静的风景里踱步,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景色,都仿佛蕴藏着历史深邃的记忆。
不过又仿佛没有什么,只有苍茫如水的光阴。
"人生还真是苦短啊!"
我仰天感叹着,颤颤巍巍的走进茅屋中。悠悠摘下头上的草帽,一屁股躺在了床上。
我已年逾古稀,这地,是我从二十出头开始便一直住到现在的。
抚养孩子,衣食住行,都是在这里。自我决定脱离尘世后,就一步也没有离开过。
“爷爷,你为什么会一直住在这里啊?”正想着,面前突然蹦出了一个孩子。神色间透着满满的天真烂漫,颇为可爱。
瞧着他纯真的模样,我不禁忆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宁缓的笑笑,应道:“因为爷爷喜欢这里啊!”
“你为什么会喜欢这里啊?”孩子嘟嘟嘴,接着问道。
我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伸手摸摸他的头:“小昌,喜欢便是喜欢,没有道理。硬是要问的话,那大概是因为这里符合我所追寻的世界吧。”
“爷爷,妈妈说过,小孩子都是要追寻光明的。你年少时为什么会喜欢这种幽静偏僻的地方啊?”小昌仍不死心,秉承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本质,对我的话总喜欢刨根问底。而问出的问题常常会令我久久无法解答,这次亦是如此。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我只好淡然一笑,不予应对。轻阖双眸,意识一直停留在‘追寻光明’四个字上,久久无法脱离。一阵恍惚,我才缓缓叹道:“大概,是当初这个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一直想着要追寻一片清净之地吧。”
孩子兀自歪着头,无法理解我这话的含义。我也没有再说话,只是抬眼望天。不知为何,少年时的一幕幕无法遏制的从我眼前闪过。
人们常道,人到老年,自会怀念当初恣意的少年时代。可我似乎不同,忆了半天,自己倒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了。
我一直钟情着黑暗,当年如此,现在亦如此。从不会因年龄的变化而改变。
——序——
14岁的年纪,正是恣意飞扬的年少时期。也正是初二这个关键的时候。
早就放学了,我一步一步艰难的挪着步子。冷意一点点的渗透我整个身子,脚步都是僵着的。
走在路上,天是冷的,身是木的,肉是麻的,心是凉的。
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直观的感受到光明了,可是我依旧对这个世界产生厌恶。或许他们说的没错,我生来便是阴暗的奴隶罢。
风呼呼的吹着,带来的是无情的冰寒。感受到刺骨的凉意,我骨子里却无端生出了留恋之感。下意识的停下步子,狡猾的冷风便一寸寸溜进肌肤,狠狠刺激着我的大脑。
校园内,街道旁,亮起了暗沉的路灯。白昼渐渐被扩散的黑夜所吞没,天空中最后一丝光明也已然湮灭。稀疏的树影轻晃,洗涤着尘世的喧嚣。
明明是昏沉的夜,可我却依然清醒的很。物极必反,清醒过头了,我如今也变得迟钝且笨拙了。
“好冷……”我不自禁的呢喃出声,身子也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以单薄之躯迎接庞大的寒意,本就是行不通的事。站久了,脑袋一阵阵嗡鸣。
可周遭越黑暗,我却越独立于芸芸众生:在他人皆混沌的时候,依旧保持清明。
独自站在空无一人的茫茫虚空中,就如众人皆醉我独醒一般,于一片混沌之间将世事、将万物都看的透彻无比。
透彻也透彻了,醒也醒了,接着便渐渐开始模糊起来。内心一阵阵的抽痛,有一刻,我突然觉得,我对孤独的凄凉,对世界的倦然,对光明的厌恶,都被无限制的放大了起来。它们汇聚成一团,似要将我的心脏撑爆。
便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痛的无法呼吸,可是我就是没法坦坦荡荡的面对自己对黑暗的追求。心中总似有什么未了的羁绊一般,阻挠着我的解脱。
我将那些最为宝贵的记忆都给遗忘了。
乃至于,连我由黄昏一直站到了黑夜,还在无意识中应付了那么多行人这件事,都一点印象也没有。
“林清沂,你还站在这里干啥呀,还不回家吗?”迎面闪过一条人影,将我从虚梦中惊醒。费力的抬起眼皮,我便再没有多余的力气,只是勉强的用余光瞥到了依稀的眉目,便讷讷答道:“我等我朋友。”
这句话我早已说出过无数遍——跟各类形形色色的路人。敷衍已成了习惯,就好似植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成不变。
往来的人被我这句话给冲掉了一批又一批。原本以为这人也会如同之前那些匆匆的过客一般不在理会我,毕竟我只是偌大的塘中的一叶扁舟。不料他却俯下身来,搭上我的肩膀,努力的将我的脸给掰正。
“不是说过了,叫你阳光一点吗?怎么还这么阴郁?说吧,是不是有人惹你了?我替你教训他!”
满是关切的声音传进我耳畔,因方才被他强行扭转了目光,我这才瞧清他的面貌:是一张清秀的少年样。
由面到身,我微微的扫视了一番,发觉他的身高大约170cm。寒冷的冬天他却依旧一身潇洒,左手抱着一个篮球,额角上还兀自淌着几滴汗。想必他是刚刚打完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