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生死关头,往昔种种,如走马灯般,一一浮现在杨戬眼前。
“师兄,呜呜呜,对不起,小九尿床了……”
“小九怕黑,能和师兄你一起睡吗?”
“师兄,你陪我去山下看杂耍好不好呀?”
“师兄,你吃不吃冰糖莲子,我——我特意给你买的。”
“师兄,那五雷诀好难,我……我是个笨蛋,总也学不会……”
“师兄……你这次要出门去多久啊?能赶上元宵节吗?师兄,你要早点回来哦,我会等你一起回来看花灯的。”
杨戬的眼前一片模糊,他看到了昙花下襁褓中的小婴儿……
看到了被李斐然骗到后山上吓得哇哇大哭的小九……
看到了自己被罚禁闭后,踮着脚尖小心翼翼捧着冰糖莲子的小九……
看到了为了练五雷诀,胳膊都红肿了的一脸委屈的小九……
看到了每次他远处归来,永远会站在山上焦灼等着自己的小九……
看到了那个悠悠漫长午后,在自己身边睡熟的小九……
看到了那个刚刚飞升上界,板着面孔一脸严肃,认真办事,生怕出错的小九……
有人说,当你临终前,看的人,看的事,方是你这一辈子最珍惜,最宝贵的。
这般刻骨铭心的回忆,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却是再也回不去了……杨戬闭上眼睛,一行清泪潸然落下。
走马灯的最后一幕,是用袖剑自刎,决然离别的小九,他回过头,凄然微笑,“师兄,你从来都不懂……”
生死相隔,时至今日,他终于懂得,原来爱是尊重,是守候,是为了彼此愿意牺牲一切的觉悟……
曾经的他是那么地狂妄,自大,无知……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最后一刻,杨戬终于堪破了他的心结,太晚了,太迟了……他双目睁开,泪中带笑,仰起头,望着从天而落的最后一道天雷……
一切都归于寂灭吧……
天之怒火凝聚而成的最后一道天雷,撕裂长空,化作一条数百丈长的雷龙,张牙舞爪地狂扑向杨戬,天怒威压,他已经无力抵抗,只能接受最后的天命……
刹那间,一束微光从他心中逸出,凌空中忽现一朵巨大的优昙花,弹指间结成了法阵,抵挡住了这道天雷。
这朵优昙花是那般洁白无暇,看似柔弱,却蕴含着无可比拟的守护之力,优昙一现,居然抗下了最后一道天雷,那条天怒凝聚而成的紫龙,竟是被这优昙法阵慢慢消解。
杨戬怔怔地望着那朵凭空出现的优昙花,三目圆睁,惊愕地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
优昙花一现,不仅抗下了那最后一道天雷,更是驱散了层层密布的雷云,乌云散去,一团团五彩祥云纷涌浮现,翻卷缭绕,霞光明灭不休。
花开缘起,花落缘尽,此阵是为缘起。
云霞漫漫,银辉灿灿,满天芬芳,那朵巨大的优昙花落了,从花中走出一个玉簪素袍风华淡雅的身影,那人对着杨戬合掌恭声道:“二郎显圣真君,好久不见。”
“小九,小九,你终于回来了!”杨戬狂喜之中,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那人的手,手指却是穿过了空气。
那人看着杨戬的眼神那般平静,无情,无爱,无恨,无痴,惟有敬仰和疏离。
杨戬的笑容凝滞在脸上,不,他不是小九,而是——
那人合掌微笑道:“在下是灵瑞仙君,此为我之元神,潜藏在真君体内已有一千三百年。今日现身,特为报恩。”
一惊胜过一惊,杨戬迷茫不解,什么?灵瑞仙君的元神竟然一直藏在他的体内?还有他说报恩?报什么恩?
见到杨戬一脸困惑,灵瑞仙君微微一笑,手心生出一个只有两片叶子的小花,“真君可还曾记得,两千年前,你与金蝉子在灵山对弈下棋,因见山松下生着一棵枯萎的小花,便用仙露茶灌溉——”
杨戬一愣,似有此事。
灵瑞仙君微微一笑,“年代久远,又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想来真君不记得了。然而,那一盏仙露茶于真君是小,于我却是救命之恩。我虽得佛祖讲经说法之缘幻化而成的优昙花,幼年却有‘枯死’一难,若非真君相助,以甘露灌溉,我便过不了此关。”
“我得真君甘露浇灌之恩,便立誓报答真君恩情,以完此间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过去种种,我与真君的缠绵业果,皆因此而起。因见爱恨,方知本心。”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因见爱恨,方知本心。
杨戬望着灵瑞仙君,默念着这两句话,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什么滋味。
“今日我既已报恩,情劫已了,与真君的因果业债从此两清,我欲要去凡间投胎,再了结一桩尘缘,补全仙魄,方得逍遥大道。”灵瑞仙君合掌,朝着杨戬鞠了一躬,微笑道:“二郎真君,就此别过。”
话落,灵瑞仙君便踏着霞光,逐渐远去,身影渐渐消失在漫天云霞之中,不曾回头。
杨戬想问,乔昙儿的魂魄又在何处?
但他望着灵瑞仙君离去的身影,怔怔出神,直到霞光散尽,望着一洗如碧的天空,灵台清澈,心境上仿佛有一层淡尘被拂开。
此时他方才懂得,究竟为何“太上忘情”。真正的太上忘情,并非无情,而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得情而忘情。
真正领悟此境界、做到“太上忘情”的,是灵瑞仙君,亦是乔昙儿。
渡劫之后的杨戬,望着乌云散去复归风轻云淡的碧空,释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