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窗内望去,一轮弯月斜挂天际,花树犹如覆盖霜雪,朦胧清幽,看不真切。
又坐了一会儿,见桑瑱桑桑仍未出来,我突然想起,回家至今,小姑娘水都不曾喝过一口,于是拿起桌上的茶壶和糕点,往隔壁书房走去。
及至门口,正欲敲门,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桑桑的声音。
“哪有,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们,你若真那样做了,万一失败,你死,忘月也不一定活的成。到时候,我要失去你们两个人,那我岂不是就变成了世上最可怜的人?”
扣门的手突然停在空中,“那样做”指的是什么?
桑瑱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悦:“休要胡言乱语,既已有了解药,就不要再提那件事。就当我们从未有过那个计划,切记,此事不可让她知晓。”
“知道了。”桑桑嗔道。
计划?不可以让她知晓?“她”指得是我?
他们兄妹背地里有什么计划不能让我知道?
我听得云里雾里,正自疑惑间,突然感觉有人走到门口。
眼见房门即将被打开,我身形一闪,躲到一旁的树后,隐藏于黑暗中。
桑桑推开门,伸了一个懒腰,提着灯笼,蹦蹦跳跳地走了。
待她走远,桑瑱仍未出书房。
我从树后缓步走出,端着茶点,敲了敲门,“桑瑱,桑桑。”
“进。”
推开门,少年正伏案桌前,见到我和托盘里的东西,微微一笑,随即又像想到什么,问:“忘月,你什么时候来的?”
“就刚才。”
“那你看到桑桑没有?她刚出去。”
我装作冥思回忆:“没注意,怎么了?”
“无事。”他笑着摇摇头。
虽这般说,但那双清眸中一闪而过的庆幸,还是不经意间泄露了他的心事。若不是我视力极好,定会忽略这转瞬即逝的细节。
所以,桑瑱真有事瞒着我?是什么呢?
当晚,我便借着看药方的由头,找上了桑桑,让她为我寻一些关于制作解药和蛊虫方面的医书。
她知晓我略通医术,以为是想自己研究,便亲自挑了几本不错的医书给我。
这时,我又发挥了自己在医术上的“天赋秉异”,对着这些书侃侃而谈。
小姑娘惊奇地发现,我竟然懂得还挺多。于是,在我强烈的“求知欲”下,任由我把书房中所有与蛊虫相关的书都顺走了。
当然,为了不引起怀疑,在对方震惊的目光中,我还拿了很多其它书籍,比如男科、制毒、疑难杂症等。
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抱着厚厚一摞书回到自己房间,我立刻关门,挑灯翻看起来。
蛊虫的知识我自是知道的,毕竟这血蚕蛊在我体内多年,我也曾异想天开地想要自己研制解药,或者彻底解蛊。
这当然是痴人说梦。
我一页页翻阅,一本本翻看,还是一无所获。
苗疆神秘诡异,巫术横行,外族人去了那里,经常离奇死亡。所以,不是万不得已,不由有人轻易踏足,故而苗疆和蛊虫方面的书籍少之又之。
所以,桑瑱桑桑曾经的计划到底是什么?
公鸡啼鸣,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眼见着天色将明,我只好吹灭烛火,上床休息。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兄妹二人的身影。
那些日常相处的温暖瞬间,两人一有空就在书房里钻研解药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虽然他们对我有所隐瞒,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害我。
醒来时,已是第二日晌午,沁水在屋外敲门,“秦姑娘?醒了吗?”
“何事?”
“少爷刚来找您,说是宝花楼那边来消息了,你若是起了就去堂屋找他。”
“知道了,我这就来。”
我迅速穿衣,沁水已经拿着热水和毛巾在门外等候。自从来到桑家,这小丫头便被指派来照料我的日常起居。
虽然我基本上不需要别人服侍,但这姑娘做事体贴细致,进退有度,从不多言,倒令我十分欣赏。
“姑娘先洗漱。”她知晓我习惯亲力亲为,于是只将脸盆放在架上,自己去门口提来了一个红木食盒。
食盒被打开,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被端上了桌。
“少爷体恤姑娘这两日劳累,特意吩咐我们不要吵醒你。”
她一边布置碗筷,一边解释:“少爷还让厨房炖了鸡汤,等您醒了就现做一份鸡汤面送来,姑娘吃完早点,再去找少爷也不迟。”
我看了看窗外,太阳高悬,温暖和煦,这实在算不得什么“早点。”
“有劳你们费心了。”我客气地道谢。
吃完面,将自己收拾妥当,我去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