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何德何能,被这样的人眷顾。
而自己又能给他什么?
且不说奥运的结果如何,单说奥运结束后、自己需要立刻开始三年规培,几乎不会有空闲时间。这种状态下如何能与他开展一段健康的恋情?
不、现在不能多想、不能分心。
况且,陆风铭为自己做这么多事,难道会期待自己以身相许?
不,他期待看到的是王者归来,是自己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这也是自己最想要的。
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静下心来,专注训练。
下车后,飞羽和张礼卿被带去运动员宿舍。所有项目运动员混住,女运动员一栋楼,男运动员另一栋。飞羽被安排在3楼,她的隔壁就是许知澜。而两人对面的两个房间,分别住着女子速度赛选手孙丽和张晓曼。
这是国家攀岩队第一次以四男四女、足足八人的阵容参加奥运会攀岩项目,其中飞羽、许知澜、华愚和张礼卿参加两项全能,另外四位孙丽、张晓曼、楚鹏、邓无双出战速度赛。
在运动员宿舍简单收拾后,飞羽和张礼卿便去攀岩馆加入了大部队。
这是一座巨蛋形状的运动馆,穹顶用透光材料做成,贵市夏天难得的阳光此刻正透过穹顶照在场内的岩壁上。
偌大的运动馆内,沿着外围有三面270度都立起了将近20米的岩壁,岩壁上点缀着各种造型颜色的岩点。一眼看去至少有八条线路,每条线路都极尽蜿蜒曲折,甚至还有一些跨越了岩壁与岩壁的交界缝隙。这些线的难度可想而知。
剩下的一面摆了四条标准速度道。
过去标准的攀岩速度赛都是两条赛道并列,同时有两个选手攀爬。选手由顶绳保护,起步前一只脚踩在岩点上,另一只脚踩在地面的起步踏板,在哨响后迅速抬脚开始攀爬,并在达到顶点后迅速拍打顶端的触摸传感器。传感器实时显示比赛时间,并且在被拍到后立刻停止计时,显出选手的时间成绩。最先拍到的计时器会亮起绿灯,而后拍到的则亮起红灯。
随着攀岩比赛的受众和影响力逐渐增大,国际比赛中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参赛,而两条速度道一次只能比两个人,时间会被拉的很长。
速度赛被称为纵向的短跑比赛。参考短跑比赛每一枪可以八条赛道都站上选手,攀岩速度赛也开始考虑同时有更多赛道并列。
所以国际攀联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并列四赛道的测试赛,并且会在这届奥运上正式启用四赛道。
如果说速度赛可以类比为田径中的100米长跑,那难度赛就是田径中的3000米长跑。就像田径领域极少有人能同时在短跑和长跑中取得顶尖成绩,攀岩中也很少有人能同时在速度和难度上达到顶尖水平。
绝大多数速度赛选手不会参加攀石和难度两项全能,而主攻两项全能的选手也基本都不去参加速度赛。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比赛,对运动员竞技的考验方向完全不同。
擅长难度的飞羽小时候尝试爬过速度道,最好的一次成绩在20秒内。而当前女子速度道的世界纪录是6秒06,离破6只差毫厘。男子的世界纪录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秒74。
此时的速度四赛道下,四位国家队的选手正在扣安全扣,准备一次训练比赛。
每位选手的面前都是一条标准赛道。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可比性,也便于成绩的记录,无论男子组还是女子组,都采用一模一样的攀岩路线,所用岩点的形状、大小、材质、位置、颜色也都分毫不差。
标准赛道长15米,宽3米,仰角为5度。每条赛道都有10个脚点和20个手点。这些岩点均为红色,按照相同的图案分布在白色岩壁上。
岩点总共只有两种形状,类似鸡蛋大小的是脚点,而类似歪歪扭扭四角星的则是大手点。这些四角星和攀石难度中的手点不一样,它们没有凹槽,但伸出去的四个角分别连接出三个斜面和一个把手,在赛道上以不同方向放置。
四名选手都已准备好,两手握住起步手点,一脚踩在起步脚点,另一角立起半脚尖,只用前脚掌踩在起步踏板上。
从左到右依次是楚鹏、邓无双、张晓曼和孙丽。
预备声响起,紧接着是间隔1秒的三声提示音。前两声频率较低,第三声频率偏高。
第三声响起的瞬间,赛道下方的四个身影瞬间从地面向上弹射出去!
最左边的楚鹏像一只猎豹,眨眼便爬过了三分之一的高度。他右边的邓无双分毫不让,起跳的幅度更大,仿佛一只猛虎。右边的两位女选手前半段几乎和男选手齐头并进,张晓曼如鹰击长空,孙丽则像一只灵巧的猫,每一次抓握都稳如磐石,节奏感相当完美。
眼睛只扫过一遍四个选手,岩壁顶端就已经有人拍到的终点计时器,绿色的屏幕上显示着惊人的数字: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