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西北大荒之处有一座不能合拢的山,名曰不周山,有两只猛兽日夜守卫着这座山,它们在山的缺口处设立了结界,使得不周山内的戎勒国与外界不能连通。千年过去了,戎勒国与北方的北鄢国,临东海的大渊国以及南方的鄀阳国一直相安无事,各自安好。
戎勒国王蚩戊金生得高大魁梧、力大无穷,他自幼习武,勤学苦练,又得一高人真传,及至长成,他武艺精湛、武功盖世。戎勒国原本森林沃野、草肥水美,百姓安居乐业、世代繁衍,怎奈蚩戊金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他强征暴敛,极尽所能搜刮境内百姓,以致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蚩戊金善骑射,一日,他趁那二兽不备之际将其一一射杀,并用长戟将那结界撕开一个口子,此后,他率骑军不断东进侵扰南部的鄀阳与北部的北鄢,劫掠两国财富,导致中原、南域、北境烽火四起,生灵涂炭。
这日,蚩戊金率大军又东出不周山,不料却在三国交界处的忘川河畔遭遇了由殷国公大将军秦广率领的鄀阳军,以及由北鄢国君拓跋康弘率领的北鄢军的联合抵抗。蚩戊金见敌军势大,便兵分两路进攻,他亲率主路大军猛攻北鄢军,威武大将军虎贲带少量军士绊住鄀阳军,只待歼灭北鄢军后,主军再回头绞杀鄀阳军。
戎勒军犹如神助,勇猛无比,将北鄢军杀得节节败退,乱军之中拓跋康弘中箭倒地,眼看他就要被几个戎勒兵生擒活逮,正值此千钧一发之际,鄀阳大军在击溃了虎贲军后及时杀到,秦大将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危急关头将拓跋康弘救出,蚩戊金见鄀阳大军来势汹汹,威不可挡,为避其锋芒,遂率军撤回不周山内。
拓跋康弘身受重伤,此番重围之下得以逃出生天,他在庆幸之余感念秦广的救命之恩,愿与鄀阳歃血为盟。此二国苦戎勒已久,双方一拍即合,拓跋康弘随即与秦广用兽血涂面,共饮血酒,二人对天明誓,两国要亲如兄弟、命运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双方愿携手合作,共同抵抗戎勒的侵扰。
誓毕,拓跋康弘道:“今番若非秦大将军出手相救,孤恐遭不幸,秦将军忠勇善战,本王早有所闻,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如今北鄢与鄀阳缔结同盟,从此两国同气连枝、休戚与共,实乃天下黎民百姓之大幸。”
秦广附和:“大王深谋远虑、高屋建瓴,广深以为然,待末将与王兄禀明后,将尽快与贵国交换盟书。”
“有劳大将军了”,拓跋康弘道:“将军胸怀鲲鹏之志,搏翼穹天,鄀阳有汝等忠心耿耿之栋梁肱骨,安邦定国、稳固江山,幸哉。”
秦广谦道:“谢大王溢美之誉,末将愧领,广愿为两国世代友好尽微末之力。”
拓跋康弘想了想,建议道:“孤甚为欣赏秦大将军之英才,只是,碍于礼法拘束,无法与将军义结金兰,不过,孤之一嫔一妃均有孕在身,若将军亦有适龄子女,孤愿与将军结秦晋之好,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秦广拱手致谢:“承蒙大王抬爱,广不胜荣幸,在下夫人亦身怀六甲,即将临盆,日后所出,广愿与大王喜结姻亲,只是”,秦广面露难色,道:“此番军情紧急,广出行匆忙不备,并无信物与大王交换。”
拓跋康弘一笑,道:“ 诗经云:‘岂曰无衣,与君同裳’,孤提议,将军之后名‘无衣’,孤之长子名‘同裳’,他二人或为夫妻,或为兄弟,孤与将军以此昭告天下,北鄢、鄀阳两国亲如手足、情同一家,同仇敌忾、休戚与共,厉兵秣马、携手御敌,誓与敌寇血战到底,可好?”
秦广礼谢:“谢大王赐名,广惟愿两国世代友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北鄢王宫内府,即将临盆的慧贵妃、大渊国公主慕容白露,找来内官总领商量对策:“荀内监,昨日钦天监来报,说是天有异象,我今早亦感觉胎动异常频繁,大概日内就会生产,俞丽嫔那边怎样了?有没有动静?”
荀公公道:“回娘娘,丽嫔还有月余才临产,奴才刚刚查过了,她尚未见发动的迹象。”
慧贵妃又问:“昨日之‘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你怎么看?”
荀公公揖礼,答:“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此乃百年一遇之符瑞吉兆,预示我朝海宇晏安、年谷顺成,禾生双穗、地出甘泉、人杰地灵,奇禽异兽来朝,文臣武将辈出。”
慧贵妃心头沉重,道:“何喜之有?若我此番所出为王姬便罢,若为王子,日后岂不要自食苦果?”
荀公公知她所虑,问:“奴才斗胆猜测娘娘心思,娘娘担心的可是‘立子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