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我闺女呢? > 第20章 有仁义老四蒙冤,受嘱托龟山送言(一)

第20章 有仁义老四蒙冤,受嘱托龟山送言(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架子车进不来,那种架子车是左右两边俩大轱辘,实心儿的死沉死沉,车上装重物比较稳,所以田里的小道架子车进不来。走小道有专门的一个轮子的小板车,前头人拉,在人和轱辘之间,有一个支撑的棍儿,一个轱辘也能停放,不叫倒了。

郑老四推来的这个是俩轮的,所以,要把老和尚扛着出去,到官道口,再给装进瓮里。

也没办法呀,抗呗。揣着哭一碗热汤的碗妖,把老和尚的尸体抗在肩头,往路口去。

种过地的都知道,秋忙秋忙,秋天正是最忙的时候,但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秋老虎骇死个人,农忙赶上暑气未消,还要下地干活,就得熬夜打黄昏。

早上天不亮,有种地的扛着锄头过来,远远瞧见郑老四,还打招呼呢:“起得早呀,遛豆角呢?”

郑老四肩头扛着老和尚的尸体呢,迎头过来那人以为是他在菜地里摘了一捆豆角,在肩头扛着。

“啊。”这怎么回答呢?回答不了,郑老四往路边避了避,想着趁天黑,瞧不清楚。打个哈哈就过去。

没成想,来的这个是个话痨,走到跟前专门停住脚,有意再多聊两句,“恁家那一垧地的蒜苗准备留多少出蒜薹?我可是听说了啊,今年菜市大好,你小子……”

说着说着,两个人就走近了,那人扛着的锄头一丢,嘴里的话也劈了音,一张嬉皮笑脸皱在一起,要挤出花来,“……你小子,真是狗胆包天,你还敢杀人呀!”

那人脚下犹如生出了飞毛腿,不管三七二十一,飞也似地朝官道跑,一边跑,嘴里还一边嚷嚷,恨不能人尽皆知。

“杀人啦!赵老三杀人啦!”

这一片都是庄稼地,尤其是郑老四他们呆的这块儿,地里的墒好,早年间这地儿死了不少人,又没人收尸,都就地埋了,所以这块比周围更加肥沃,所以大家多种的新鲜瓜呀菜呀,好几家都是早起来地里拾到拾到,弄点儿鲜货好早早进城去卖的。

听见喊杀人了,都过来帮忙。

好几双眼睛盯着呢,人赃并获,郑老四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了。

有人身上带着火石,打火引了光,照清楚郑老四的长相,刚刚丢锄头那个才如丧考妣:“日他奶奶,白高兴了,合着你不是赵老三呀!”

这人咋呼啥?无风不起浪,无因不留果,丢锄头这位和他口中的赵老三两家是邻居,光屁股长大的,赵老三是种地的一把好手,打理的瓜果蔬菜都鲜亮鲜亮的,但是这位就差点儿意思。

当兵的没有不想争将军的,考试的没有不愿得第一的,种地也是同理,哪儿都有这个上进心。

这人就浑身都想上进,自己跟赵老三哥俩好,还叫自己儿子去哄了赵老三家的闺女,要结儿女亲家,然后,就慢慢等吧,熬死了赵老三,赵老三的手艺,赵老三的闺女,还有赵老三的十几亩地,就全是自己的了。

当然,这种单方面期待的行为,也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吃绝户’,有些地方也叫作‘啃老丈伯’。

所以刚刚他错把郑老四以为是自己的好兄弟,杀人要偿命,那可是死罪呀,他就以为自己的梦想速通了,好比是中彩票,喜上心头,怎么能不高兴?

结果发现不是,白高兴了,再看郑老四穿着也普普通通,没好气道:“送官吧,也别跟他扯皮了,耽误大家伙做买卖。”

众人看看老和尚,不认识,不是这跟前庙里的,再看郑老四,也不认识,脸生。

几个人商量了下,那就送官吧,刚好都是要进城的,有带着家里小子的,推着郑老四那个架子车,大瓮还原样放上去,把老和尚栽在瓮里。至于郑老四,则被拴住了手脚,系在架子车的把手上,有人专门盯着,不叫他跑了。

一行人浩浩汤汤,摆足了架势,往城门去。

郑老四哑然了,无话可说,解释不了,喊冤都没地儿喊去。

只能压低了嗓子,小声跟身上俩念叨,“救救呗,你们俩看谁更仗义些,使个法术,救我一下。”眼看着就要到地儿了,城门口就有官兵,都不必往衙门口报,把人交了,自有差爷们去查。

半扎长应该还晕着呢,本来就吸了鬼气,脑子不清醒,又被郑老四摇汽水似的一番折腾,好一会儿没音。碗妖也不说话了,郑老四纳闷着忽然就觉得心口那儿湿乎乎的。他猜到了是碗妖又在那儿哭唧唧的掉眼泪。

水滴滴答答顺着心口淌下来,裤子脚面都湿了。

押着他那小伙子瞧见,不高兴地骂娘:“王八蛋,不是个东西,你杀人的时候都不怕,这会儿知道厉害了,站着都能吓尿!出息。”

大家伙儿都嫌弃地离他远点儿,大路通风,闻不见骚气。

郑老四憋了两口怨言,堵在心口,不好解释。

到城门口,这些人天天进城出城,和门口守兵都熟悉了,这会儿才换班,已经换了白日里当值的差役了。省不少钱,几个菜贩子也会来事儿,走过都给送把青菜,不值几个钱儿,但好赖一天的吃食嚼头有了。是以,守兵也不难为他们,有时候看他们推的东西多,闲了还给搭把手送两步。

今儿守兵才笑着开口,就有人上前禀告,在菜地里抓到个杀人犯的事儿。

“您都不知道当时有多凶险,咱们兄弟几个逮不住这小王八羔子一个,跟兔子似的,漫地里跑呀,鞋都跑掉了,我家那小子,还吃了一嘴泥。”说话这个年轻时候在茶馆当过两天学徒,讲的绘声绘色。

守兵们赶忙找了帮手,夜里听差的那几位还在隔壁矮屋里歇息说话呢,被叫了来,劳烦他们把嫌犯押回衙门,再禀明太爷,看派谁去城外查看。

刚好夜里那一班人认识郑老四,收了他的钱,还和他讲了两句嘴,领头的差役笑着来问他:“能耐啊,在爷们眼皮子底下出城抛尸啊?杀得谁呀?”

郑老四不说话。

菜贩子替他回答:“回官爷,是个和尚,一把年纪了,瘦得厉害,像是被饿死的。”

差役乜他一眼,打量郑老四的脸,也瞧不出什么亏心的迹象,便伸手去掀瓮上的那款木板子,踩着架子车,勾身子朝里头看了看。

再下来,就不高兴了。

“诬告可是要坐牢的,你们知道吧?”差役环视菜贩子一圈,招呼了身边另一个兄弟也上去瞧瞧。

“什么诬告?”菜贩子跟着踩上车辕,也探头往瓮里看,一边看嘴里还嘀嘀咕咕地念叨,“得亏咱们把老和尚也弄回来了,抓现行的事儿,岂还能……”

后边的话,没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