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福宫。
不知是否在御花园与秦宸说话的缘故,蔡昭忆候在大殿好一会儿,才听到殿外走廊有细碎脚步声。
“嘎吱”一声,侧殿门开。
蔡昭忆微抬眼,隔着琉璃珠帘,只瞧太宁公主抱着一只通身棕红小狐狸,缓步踏上矮台,坐到宝座上。
她见对方坐下,立马抬手行礼,“小臣蔡昭忆参见公主,公主千岁福安。”
太宁摸着怀里的小狐狸,目光落在蔡昭忆身上,语气淡淡道:“本公主方才有些头疼,让蔡大人久等了。”
蔡昭忆闻言,回道:“公主这话,折煞小臣了。公主乃千金之躯,康健最为重要。”
太宁听到这句场面话,眉宇染上几分不爽。
当初在围场,是因蔡昭忆手里有免死金牌又有势力,她才有意拉拢,想助皇兄一臂之力。
而今皇兄被秦宸母子联手设计至死,她想要报仇,却怕斗不过秦宸母子,连累母后与外祖,是以继续拉拢蔡昭忆。
原以为上次的威胁会有些作用,不想蔡昭忆与她那二哥一样,油盐不进,仍持中立!
太宁忿忿想着,视线却未从蔡昭忆身上挪开半点,良久,她声音发冷道:“蔡昭忆,你可知本公主今日为何宣你入宫?”
蔡昭忆当然知道。
以太宁公主的手段,必是知晓谁害死的废太子。杀兄之仇不共戴天,再加上皇后郁郁寡欢,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宁公主报仇之心更甚。
可惜废太子的党羽在这几个月中要么改投别的皇子,要么被秦宸铲除。而她中立,是镇国公之女,有免死金牌又有势力,或能助其一臂之力。
但太宁公主不会知道,她最想看到,这种局面。
于是她装傻道:“回公主,您身边的宫女在大理寺时已告知小臣,入宫所为何事。”
太宁清楚装傻充愣是蔡昭忆常用招数,顺着话道:“大理寺事务繁忙,你既知晓,便开始画吧。”
话音落,几名宫侍动身离开大殿,片刻,他们合力将一张方桌搬至殿中央,紧接又有宫女端来笔墨纸砚。
蔡昭忆垂眸看着,心中存疑。
这时,太宁公主开口描述起碧玺金钗的样式。蔡昭忆抬头看了眼,只好拿起狼毫在宣纸上画。
没过多久,蔡昭忆按太宁公主所述画完,交由左边的宫女呈上。
太宁看到画的一刹,眸中闪过一抹惊艳,“蔡大人这画技可是将宫里自诩不凡的画师都比了下去。”她瞧着与实物几乎一模一样的画,吩咐道:“海棠,你们按这幅画找,找到了重重有赏。”
“是,公主。”海棠接过画,转身从侧殿门离开。
蔡昭忆听着殿外愈来愈远的脚步声,悬着的心放下几分。
该做的事已做完,她不想在锦福宫待太久,抬手正要禀辞,一旁的宫女宫侍突然动身离开大殿,顺便关上殿门。
大殿安静了几息,便响起太宁公主的声音:“蔡大人这一手画技,不知是何人所教?”
“回公主,是小臣幼时,教书先生所教。”蔡昭忆短暂想了下,隐瞒道。
“教书先生?”太宁闻言,放下小狐狸,起身撩开珠帘,走到蔡昭忆面前,“本公主怎听说,你的画技是你幼时,亲舅父所教?”
蔡昭忆没想到太宁公主会查这种事,神色微变。
“本公主的消息若没错,你舅父……姓白,现住河夷,以开学堂为营生。”太宁看不到蔡昭忆的神情,但她能想象到对方在听到这些时的震惊,眼中不由流露几分得意,续道:“本公主还知道你有位表兄,在边关当驻关将军。”
太宁说着,迈步往蔡昭忆左边走,“边关之地,刀剑无眼,最是凶险。”她绕了一圈,停在蔡昭忆右边,低语:“你若有空闲,应多写几封信给你这位表兄,万一日后见面是哭着,那就后悔莫及了。”
见面哭着……什么场合见面,会是哭着?
蔡昭忆结合太宁公主上一句,顿时明白其中意思,双眸陡然一凛。
片刻,她平复下心绪,沉声:“公主此言,倒让小臣想起近日听到的一桩悲事。”
太宁不知蔡昭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顺话,问道:“何悲事?”
“回公主,此悲事来自澍阳六百里外,巾县。”蔡昭忆徐徐道:“巾县中有一富户名黄,家有独女,才貌双全,年芳十四,本欲招夫入赘。谁知,一次偶然,被邻城城主次子看中。”
“那富户本不愿嫁女,奈何相邻亲友尽数劝之,又因城主权重,富户只好枉顾女愿,强行嫁之。”
“可惜所嫁非人。此女明为正妻,暗里如婢,稍有不顺,挨饿鞭笞乃常事。日日如此,身子不受,”蔡昭忆说到这,余光瞥向太宁公主,一字一句道:“终是殒命夫家,与亲长辞。”
太宁顿时听明白话里深意,目光幽冷,语含威胁道:“蔡昭忆,你敢暗讽本公主,是想死?”
“回公主,小臣听公主一番话,蓦然想起此事,绝无暗讽之意,还请公主明鉴。”蔡昭忆不卑不亢回道。
“蔡昭忆。”太宁往前几步,不死心道:“本公主说过,聪明之人若不识好歹就会被皇权踩在脚下。你如今还有的选。”
选什么?
选择投入你麾下?
蔡昭忆垂下眼睑,直言道:“回公主,身为人臣,自以忠君报国为任。”
言外之意显然。
太宁一瞬不瞬盯着蔡昭忆,似笑非笑道:“如此伶牙俐齿,在大理寺当个九品录事,委实可惜了。”
“回公主,能为陛下分忧,小臣不在乎官职品级。”
太宁被这话噎住,沉吟良久,阴阳怪气道了句:“你还真是个……纯臣。”
*
出了锦福宫,蔡昭忆由锦福宫宫女领着离开。行至御花园附近,身后骤然有人低声叫住她:
“蔡录事,留步!”
蔡昭忆闻声回头,便瞧芙蓉与一端木盘的宫女疾步而来。
未几,二人至。
待芙蓉气息稍稳,蔡昭忆才问道:“不知公主有何吩咐?”
“回录事,并非是公主有吩咐,而是碧玺金钗寻到,公主特赐录事两支紫檀狼毫,命奴婢送来。”芙蓉抬手指着木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