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桃月直言道:“奴婢还怀疑冯籍是因赌输银子,才对刚结识两日,来澍阳做小本生意的阿双一家下杀手。”
话音落,屋内陷入一片寂静。
蔡昭忆心中沉思。
按桃月所言去想,整个事情是能串在一起的,可她有几个疑问——
冯籍,一个礼部从六品官,为何要赌?他就不怕有一日败露,丢掉官帽?还有他……是否投靠了哪位皇子?
蔡昭忆思忖几息后,敛起思绪。
不管冯籍因何至此,阿双父母都确是他杀的。
杀人,自然是要偿命。
她想着,余光瞥见桌上的请帖,心里顿时有了打算。
“阿双腿上的伤,你好生帮忙调养,最好五日后,走动无碍。”
*
三月十八。
高国公寿宴当日。
蔡昭忆因父亲在军营抽不开身,四妹在安阳侯府陪着大姐,故成了唯一能代镇国公府赴宴之人。
请帖上写着午正时分入宴,蔡昭忆身为晚辈,自觉提前一刻钟前往。
抵至高国公府,她随着府内丫鬟踏入正堂。
此时堂内已有不少人,她选了一处角落落座,环顾一圈,眸色骤然冷下。
因为她看见了林巧如。
高国公寿宴,按理林巧如可以不来的,但……蔡昭忆看向林巧如身边,一袭藕粉色长裙,脖上戴着一条琉璃璎珞的姑娘。
整个澍阳除了后宫妃嫔与两位公主外,便只有一人能佩戴琉璃璎珞,那就是高国公最宠爱的三女儿,高慧。
蔡昭忆蓦地想起那张特意送给她的请帖,没猜错的话,应是高慧送的。
而让高慧送的人……
“蔡二姑娘来的好早。”
“怎么没瞧见镇国公和蔡四姑娘呢?”
几句话的功夫,蔡昭忆面前多了两个人。
她抬眼,看到来人,起身福礼,但对于林巧如的询问,她并未作答。
毕竟林巧如不是主家人。
她把林巧如晾在一旁,与高慧客套两句,便以胸闷为借口,离开正堂。
许是林巧如觉着自己被冷落,心中不平,挪步挡住去路,看似关心道:“蔡二姑娘要去何处?要不本姑娘和慧姐姐陪你同去……”
蔡昭忆不用想,都知道林巧如心里打的不是好算盘,淡道:“多谢林姑娘好意,但不劳烦了。”
她客套地说完,动身从高慧身前经过,离开正堂。
进府时,领路的丫鬟曾说,前院与后院花园是可以随意走动的,余下地方一概不得入内。
蔡昭忆担心会走错,就请一名府内丫鬟带路,行至后花园。园内人不多,她寻了一处无人凉亭待着。
不稍片刻,高慧和林巧如出现在后花园,看方向是朝她这边而来。
莫不是林巧如又生了什么幺蛾子?
她心中猜测。
片刻,高慧踏入亭内,先看了眼蔡昭忆,复而看向桃月,道:“是你自己交出来,还是本姑娘让人从你身上搜出来?”
这话听的桃月茫然,“什么?”
“好,装糊涂是吧?”高慧沉着脸,吩咐道:“月苓,给本姑娘搜她的身!”
蔡昭忆闻言,眸色一沉,起身挡在桃月身前,冷声:“高三姑娘这是何意?”
“本姑娘的玉佩不见了,”高慧目光不善地看着蔡昭忆,语含怒意,反问道:“蔡二姑娘以为是何意?”
话里意思明显。
蔡昭忆也瞬间明白什么,瞥了眼一旁的林巧如,眼底划过一抹狠厉。
看来上次的事,还是没让这人学乖!
她转眸,目光落在高慧身上,“玉佩丢了,自然要找,可高三姑娘上来就怀疑我的人,还要搜身,这是何道理?”
“方才正堂,只有你与你的丫鬟经过本姑娘身前,而后玉佩就不见了。不是她,”高慧意味不明道:“难道是蔡二姑娘你?”
好大一口锅。
“仅凭经过,就怀疑我们,高三姑娘未免太过武断。”蔡昭忆淡定自若说着,转眸看向林巧如,“林姑娘,你以为呢?”
林巧如正在看戏,听到这话,愣了下,随即和稀泥道:“慧姐姐丢失心爱之物,怀疑也是常理。左右是搜个丫鬟的身罢了,又非搜蔡二姑娘你的身,你何必阻拦。”
蔡昭忆闻言,心中了然。
“林姑娘所言甚是。”
“不过……”她看向林巧如身后,意味深长道:“要搜身,也该先搜她。”